第291章 皇权交接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孙资、刘放的劝谏就像刀子般深深扎进曹叡内心深处最担忧的软肋。
    不行,我一定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芳儿的皇位!
    受到刺激的曹叡猛然坐起,头脑瞬间清醒:“武卫将军曹爽可辅政乎?”
    孙资、刘放暗暗对瞥一眼,然后一齐点头答道:“曹昭伯既为宗室,又非武皇帝血脉,正适合辅佐幼君”。
    阿默?他倒是个合适的人选,忠诚无碍,就是太年轻了点,现今国事危若累卵,恐怕不会是赵骥的对手。
    相伴多年,孙资一眼就能从曹叡的表情中看出端倪:“可使骠骑将军司马懿与曹爽一同辅政,必能保大魏社稷无恙”。
    是呀,这些世家虽然贪鄙,但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又怎么能坐得稳天下呢,又怎么有力量去对付蜀人呢。
    “拟旨,晋曹爽为大将军,晋司马懿为太尉,召司马懿立即返京,邺城大军交由夏侯霸统率”。
    晋封的诏书送到时,曹爽正在和邓飏、贾充一干人等在高谈阔论。
    接旨后,曹爽大喜,邓飏也忙不迭地连声道贺,贾充却一把扯住曹爽衣襟建议道:“大将军,你现在应该速速进宫侍奉天子左右,不可轻离,同时严禁无关人等随意进宫”。
    “公闾,等我执掌朝政后一定不会忘记你的大功,必有后报”,曹爽恍然大悟,赶紧起身带着弟弟曹训、曹羲和家中的部曲直往皇宫而去。
    曹叡拟定遗旨时已是最后的回光返照,等曹爽赶到寝宫时,曹叡躺在榻上连话都说不出,只能抬手指指曹芳,再指指曹爽。
    曹爽拜倒泣道:“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须臾,曹叡溘然去世。
    听闻宫中有变的曹宇悔得连连跺脚,马上带着夏侯献和曹肇想要进宫,却被曹爽的部曲挡在宫外不准入内。
    曹爽随即以大将军的身份扶曹芳登基,并明诏传司马懿把军队交给夏侯霸后立即返回洛阳出任太尉。
    诏书送到邺城后,司马懿先把使者安顿到驿馆,然后找来司马昭商量,随着长子司马师战死,司马昭是他唯一可以商议机密的对象了。
    “子上,你以为我该不该回去”。
    “父亲当然不能回去,曹爽这是想剥夺你的军权呀”。
    “不回去又能如何?曹爽如今可手握着天子名义,我们父子难道还能抗旨谋反不成”,司马懿拍拍司马昭的肩膀,“记住,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在游戏规则内起舞,世间事不是你不愿意就可以不遵守规则的”。
    除非,你有破坏或者制定规则的强大实力。
    司马懿随即以骠骑将军的身份,在他的职权内下达了他任上的最后一道命令,拜司马昭为领军将军,并把与自家关系亲近的多部将领划归他统率。
    “我走之后,你凡事不要和夏侯霸硬着来,只要他不动你的部下,你就不必招惹他”。
    军权交接之后,夏侯霸虽然对司马懿临走前的这道命令极为不满,但为了顺利接手军队不出乱子,他还是只好强忍着气默认了,毕竟司马懿这一手从程序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
    司马懿离开邺城南渡黄河返回洛阳上任太尉。
    就在洛阳曹魏政权进行皇权过渡的时候,长安的蜀汉政权也迎来了一件大事。
    在经过尚书令蒋琬的提醒后,皇帝刘禅下诏立长子刘璿为太子。
    刘禅还都长安后,按说作为天子替身先行还都的北地王刘谌就该回宫了,可赵骥就跟不懂规矩似的,继续把北地王养在自己家中。
    刘禅生育能力不错,一共有七个儿子,加上刘谌的母亲不过是个已故的普通宫女,身份很低微,何况刘禅到了长安后需要忙的事情很多,游船呀,踏青呀,斗鸡呀什么的,浑然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个儿子不在身边。
    蒋琬私下找到马良,想让马良提醒一下赵骥把北地王还到天子身边,马良却表示赵骥目前领兵在外,还是等他长安了再说,反正北地王被养得好好的,不用急于一时片刻,免得多生是非。
    蒋琬是个从不多惹麻烦的好脾气,他连下属的面子一般都不会无故去驳,何况是赵骥这么个刺头,于是便暂时按捺了下来。
    谁知赵骥收复冀州得胜还朝后,蒋琬找上门去,赵骥仍然拒绝交还北地王。
    蒋琬顿感大事不好。
    如今朝中文武多已依附赵骥,蒋琬衡量了一下,觉得此事如果公开朝议的话,自己肯定不是赵骥对手,要知道赵骥现在可是豢养了一大批谯周这样的嘴强王者。
    明着来不行,但蒋琬也自有自己的办法,他私下找到刘禅密奏,要求皇帝绕过朝臣直接下旨册立太子。
    刘禅同意了蒋琬的建议,毕竟他是相父留给自己的头马,相信他应该不会错。
    当晚,王贵人的寝宫中,刘禅一边举着手让宫女替自己解衣,一边对身边的王贵人说:“我打算在最近册立文衡为太子,这下你可高兴了吧”。
    王贵人本是大张后身边的宫女,在刘禅一次兴之所至后生下了皇长子刘璿。
    听说自己的亲生儿子将被立为太子,王贵人连忙跪下谢恩,随侍在皇帝身边的黄皓也满面笑容,发自内心的替刘禅后继有人由衷高兴。
    刘禅睡下后,黄皓轻手轻脚地退出寝宫掩上门,然后叫来一个小黄门低声吩咐了几句。
    第二天,刘禅上朝议事,才刚坐下,少府孟光就打响头炮——皇长子刘璿之前外出行猎时的侍从人数超过了应有的规制,有僭越之嫌,要求皇帝严加惩治。
    自从诸葛亮去世后,主理朝政的赵骥和马良都不太过问宫中的事情,皇帝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没人多管,刘禅自此开始放飞自我。
    皇帝如此,皇长子自然有样学样,刘璿最喜欢的事情是骑马打猎,时常出宫射猎,随行侍卫的队伍规模一不小心就超出了他应有的规制。
    蒋琬顿感不妙,急忙给董允递个眼神暗示他出来替刘璿辩护。
    董允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见司徒刘琰早有预谋似的抢在他前面开了第二炮——刘璿出猎时不仅越制,而且还纵马踩踏了百姓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