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洛阳政变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姜维凝视地图,不由担忧道:“我军若攻邺城,洛阳魏军必会北援,虽说可以有大河作为屏障依托,但区区一万人马也太少了一点,想要守住两处渡口未免太难了”。
    “伯约放心便是,我担保洛阳魏军腾不出手来,你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北面,用心切断夏侯霸的归路就行”。
    ……
    洛阳,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和曹羲、曹训等人外出行猎。
    大司农桓范劝谏道:“大将军兄弟总览大权、并掌禁军,朝臣中心怀怨怼者不在少数,如今你们兄弟一齐外出,洛阳城内一旦变故又当如何?”
    桓范是沛郡人,和曹爽是老乡,因此获得曹爽提拔出任大司农这个总管全国财政、屯田等事务的要职。
    作为“乡里老宿”的桓范看不惯曹爽的日常行径,常常没完没了地提出各种规劝,曹爽虽然面上敬重他,其实内心并不喜欢这个倚老卖老的乡党。
    “我们兄弟又不是第一次出城打猎了也没见谁敢怎么着”,曹爽对自己的掌控力十分自信,“再说了,就算有人有异心又能怎样?”
    曹爽不理桓范,扬扬马鞭就自顾自扬长而去。
    洛阳城内,在得知曹爽兄弟已经离城后,司马懿与蒋济对视一眼:“时机至矣!”
    司马懿离开府邸进入皇宫,他第一个求见的就是郭太后。
    “臣请弹劾大将军曹爽专权欺君”,曹爽的罪状太好找了,司马懿根本不用在郭太后面前说假话。
    曹爽违规使用天子器具,而且丝毫不加掩饰,这在洛阳已经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曹爽把曹叡后宫的十数名才人纳入自己家中,其中更有几名是为曹叡生下过儿子的(虽说夭折了)。
    曹爽排挤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还大肆欺压先帝朝的老臣,起用了一大批如邓飏、何晏等在浮华案中曾被曹叡明确批示永不录用的官员。
    最关键的,曹爽把郭太后迁到了永宁宫,擅自裁剪太后的宫中用度,还不让太后见到皇帝,这才是郭太后最不能容忍的一点。
    郭太后没有任何犹豫,立即下旨命令司马懿接管洛阳。
    曹叡临终托孤时,曾允许司马懿和曹爽各自保留三千部曲,这三千人如今成了司马懿控制洛阳的武力依仗。
    司马懿迅速带领三千部曲占据洛阳武库,分发、装备兵器和盔甲,然后关闭城门严禁出入。
    司徒高柔、太仆王观随后持太后符节进入禁军大营接管军权。
    皇帝不在的时候,太后就是最大的,在曹爽、曹羲、曹训三兄弟不在的情况下,没有领头羊的禁军中层将领无力抗拒来自太后的懿旨,只得老老实实服从高柔和王观的命令。
    在禁军受控后,司马懿带领军队驻扎在洛水岸边,切断了曹爽返回洛阳的道路。
    就在洛阳城风云变幻之时,贾充靠着尚书郎这个内廷官员身份,第一时间就获知了司马懿进宫面见太后的消息,他立即离开公厩返家。
    在把后院的飞奴全部放出后,贾充抢在城门未关闭之前飞马出城,直往兖州而去。
    “战机到了”,赵骥兴奋地放下手中的纸条,“伯约,马上出击”。
    早已做好出战准备的姜维随即以骁将傅佥、蒋舒为先锋,一路杀进阳平郡。
    阳平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夏侯霸的防御重心不在这里,姜维很轻易地就攻占了馆陶、元城和魏县。
    姜维没有费力去攻占阳平全郡,甚至没有浪费时间去做什么安抚民心之类的举动,在拿下白沟河东岸三县后,他第一时间就渡河直插白马津而去。
    白马津作为邺城魏军的后路是留有军力防守的,但也就仅限于有了。
    从军事常理来说,在邺城未下的情况下,汉军要是敢绕过邺城插入到白马津这个后方位置,那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如果汉军是出动偏师偷袭白马,以主力牵制邺城魏军的话,那白马的偏师肯定是挡不住洛阳曹魏禁军主力的,如果汉军是以主力大军奔袭白马,则会受到邺城和洛阳魏军的两面夹击,光是切断粮道就能被饿死。
    所以,夏侯霸留在白马的只有一千弱卒而已,能维护粮道通畅就行。
    在姜维的神兵天降下,防守白马津的一千魏军弱卒一击即溃。
    姜维分兵一半留下傅佥、蒋舒封锁白马,自己亲率另一半军力再次奔袭夺取延津。
    赵骥亲率汉军主力进逼邺县,夏侯霸兵少不敢出城野战,他一面据城死守,一面派人飞马急报洛阳求援。
    赵骥下令故意放走夏侯霸求援的使者,他也不急着攻城,而是把邺城围了起来摆出一副对峙的架势,并没有发动强攻。
    夏侯霸对于汉军的举动十分不解,他找来夏侯威商量:“冀幽大战方歇不久,按说蜀人应该囤不够足以支撑长期大战的粮草,为什么赵骥不急于攻城,反而摆出一副围困的架势来?”
    “大概…大概是想降低我军的防备心,然后待我松懈后忽施突袭吧”,夏侯威同样想不明白赵骥的用意,只能勉强做出些看上去还算符合逻辑的猜测。
    “哼,那就耗吧,我军可是内线作战”,夏侯霸早就把魏郡的粮草囤积在邺县城内了,并不害怕和赵骥进行长时间的对峙。
    “朝廷知道汉军来攻后必定会北上增援,到时候就算赵骥的主力能全师而退,延津和白马的那支汉军偏师也跑不了,能吞下这支人马也算个不错的结果”。
    打定坚守的主意后,夏侯霸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防止军心松懈上,没事儿就亲自巡视各处城防,一心只等洛阳禁军主力来援。
    洛阳城外,夏侯霸的求援使者望着紧闭的城门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好不容易才杀透阻截赶到这里,可看守城门的士卒却任凭他说破天也不肯开门。
    大白天的,关什么门呀?
    心生疑惑的求援使者四处打听洛阳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惊天噩耗——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外出之际发动了政变。
    使者不敢再久待,立即返头回邺城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