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结局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与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时不同,此时的江东士族尽管已经认清形势,多少存了些降汉之心,但毕竟还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在孙权长达几十年的积威下,建业城面对着王濬的大军仍在苦苦支撑。
    汉吴战场一时陷入僵局,谁也吃不下谁,王濬啃不下建业城,但皖县吴军也突破不了王濬的水面封锁,陆逊突破不了邓艾在鄱阳的防线,但柳隐也打不下防御坚固的江陵城。
    魏舒当机立断建议赵骥:“大将军,看来当初的判断错了,江东气数未尽,还是撤军以待来时吧”。
    魏舒的意见不能说是错,但他的眼界毕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而赵骥则熟知后世围绕南京城展开的各种战役打法。
    “让广陵孟琰部浮海南下,从秣陵(大致是现在的镇江)登陆,从后方直接攻击吴郡腹心”,姜维他们就是从广陵乘海船被送往夷州的,那里有现成的水师可用。
    满清入关占据大半个中国后,困守厦门一隅之地的郑成功曾出动十万大军发起过可能是中国战史上的首次两栖登陆战。
    在那一战中,郑成功就是从镇江登陆,击败南京驻防八旗后包围了南京城,可惜后来中了对方的缓兵之计,最终功败垂成。
    这一战给满清的震撼很大,甚至后来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还借天地会之口描述过此战的盛况,赵骥也是从这本武侠小说中第一次得知历史上发生过如此经典的一场战役。
    在目前汉吴双方招数尽出的情况下,赵骥打算给孙权的肩膀上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镇东将军孟琰很快就率部扬帆出海,轻轻松松地杀入了毫无防备的吴郡腹地。
    吴郡是江东世家的大本营,除了瓶瓶罐罐的全部家底,还有家眷老小也都在那里,本以为是安全的大后方,谁料汉军竟然一刀子捅进了这处最柔软的腹部。
    江东世家其实是打心底里瞧不上孙家的,之所以后来愿意服从,无非是脖子没有别人的刀口硬——孙策当年可是在江东杀得人头滚滚。
    要想别人服从你,原因无非有二,要么你能给别人以利益,要么别人会畏惧你能给予的伤害。
    困守建业的孙权已经失去了伤害江东世家的能力,而赵骥现在可以。
    对江东的世家大族们来说,这道选择题不难。
    一天夜里,前将军唐咨打开了自己负责守备的建业城西门,汉军主力一涌入城。
    得知城破的孙权选择了自杀以免受辱,可他下不了手自我了断,最后不得不借了近侍谷利的手才咽了最后一口气。
    在建业城破后,太子孙登奉表请降,失去了抵抗意义的各地吴军也按照孙登的命令纷纷向当面汉军投降。
    自黄巾起已经燃了数十年的烽火狼烟终于熄灭了。
    ……
    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献媚邀宠的人。
    灭吴的消息传回长安后,尚书郎贾充上表朝廷请求天子册封大将军赵骥为王,授九赐,除了关兴、赵统、糜照等元从旧臣以外,张表、杨戏、杨嚣等益、雍二州最先归附赵骥的士族大臣们也集体跟进附议。
    其余各地的士族们自然也不甘于人后,这次与费祎那次不同,这些世家大臣们都是真心实意的,当初曹丕代汉时就是如此,有谁不想通过改朝换代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呢。
    只要赵骥点点头,甚至只需要不经意间透露出些许暗示,自然就会有人帮着他体体面面、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