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番外——初稿1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开头的部分是一样的,因为重合度太高,发不出来。
    不过多时,从事祭酒程畿就被引进了大殿,刘备把之前的事情细说了一遍,然后问到:“不知季然以为此人所言如何?”
    程畿立即答到:“陛下此番亲征伐吴,箭已在弦,臣以为当坚定心志,实不必过多理会此等箴言天兆之语,不过天降吉兆倒是有利军心士气,可以在军中广为传播”。
    “朕亦以为如此”,刘备突然话头一转,“朕观适才报吉的这个后生谈吐斯文,似是授过学的士家子弟,季然在本州宦历多年,不知可否推测此子来历一二?”
    “益州民生富饶,庶民亦多有授学者,臣又岂能尽识”,程畿顿了顿又续道,“不过嘛,本州的士家大族,臣多有结识,故征东中郎将赵韪便是绵竹人,只是绵竹赵家早已被刘璋诛戮殆尽,侥幸逃生的也都不知所踪了,除此之外,臣没听过绵竹还有其他姓赵的士家大族了。至于这个赵骥嘛,臣实不敢妄自揣测其出身”。
    “赵韪?”刘备转身看向程畿意示询问。
    程畿想了想拱手答到:“赵韪本是灵帝朝所署的大仓令,因追随刘焉入蜀有功,颇得重用,焉死后又举众拥立刘璋,被授征东中郎将,领兵屯朐县以御刘表,深得本州士民之心。后东州人欺凌旧民过甚,而刘璋懦弱不能制,赵韪应民怨而举兵西向击璋,兵败被杀”。
    程畿说到此处停了下来,沉吟片刻后,又徐徐补道:“赵韪所部大多流落荆州,现屯巫县的吴将李异、刘阿等人皆是赵韪旧将”。
    程畿说完偷眼望向刘备,却见他神情如常,并无喜怒之色,殿中一时沉寂无语,程畿赶紧低下头静静的侍立在侧,半晌后,才听见刘备开口说到:“刘璋宽柔,刑缓禁张,东州人方得专权自恣,是以朕甫入蜀地,益州士民便云集响应,朕铭记于心,须臾不忘”。
    刘备抬眼看向程畿,只看见了一个深深低伏的头顶,不禁心中暗暗觉得好笑,对于自己麾下益州系和荆州系之间,乃至于包括东州系、元从系在内的明争暗斗,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程畿今天的这番话,看似是在谈论赵韪的旧事,其实是在有意无意的表达着益州士家对于现状的不满。
    刘备心里明白,自打七年前入蜀以来,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旧臣们就多次在自己面前力主用严刑峻法来限制益州士家的权益,明面上的理由是为了避免本地势力坐大,以至于影响朝廷的威信,实则归根结底还不过就是为了保持住荆州系在朝堂上的政治影响力。
    益州士族本以为迎接刘备入蜀有功,又掌握着大量的财力、人力,在改朝换代以后就应该扬眉吐气了,孰料眼下的境遇反而还不如刘璋主政的时代了,自然怨言颇多,只不过他们不敢明着反对皇帝,只能把矛头对准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以及他背后的荆州系大臣们。
    刘备对于这些朝堂上的龃龉并不以为意,历朝历代的党争都是不可避免的,自己身为皇帝,只要军权不旁落,就大可以从容的居中调节,让各个派系都不得不为了得到自己的支持而尽心竭力,只要不影响到大政方针,这样的党争对于上位者而言,其实并不是坏事,反而更加有利于皇权的稳固。
    就眼下而言,荆州系仍然是自己的基本盘,特别是在丢掉了荆州以后,如果没有自己的支持,失去了土地、财源的荆州人根本不可能是益州人的对手,自己绝不可能放任益州系一家独大,否则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就会成为益州人手中的提线木偶了,但自己现在也需要益州人出力,刘璋的前车之鉴可是殷鉴不远,东征在即,类似于彭漾谋反这样的事情决不能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