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番外——初稿17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北岸,为王莽篡汉时割据益州的公孙述所建,相传当时城中有井冒出白气宛如龙形,公孙述借此自号为白帝而得名。
    城中有庙与城同名,西汉末年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较为安宁,当地百姓认为这是公孙述的恩德,便立庙祭祀,因其并非正统,平日来庙里拜祭的人很少,不过今天,庙里庙外却是人头攒动、旌旗林立,只因蜀汉的皇帝刘备把这里作为自己的临时行在。
    “前军捷报”,中护军陈到步入大殿,将一份文书摆在刘备身前的大案上简短说到,“吴领军有书到,巫县已下,李异授首,刘阿归降”。
    “朕已经知道了”,刘备伸手指了指案旁的另外两份文书,“马侍中和议曹赵骥已经各自上书报捷了”。
    陈到听皇帝的语气有些不悦,这才发觉殿中的气氛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殿左站着荆州治中庞林,殿右站着镇北将军黄权、从事祭酒程畿和荆州从事王甫,双方泾渭分明,但脸上都没有初战得胜后应有的喜悦之情。
    陈到是皇帝的亲军统领,他知道以自己的职务介入朝堂党争乃是大忌,连忙闷不吭声地躬身退出殿外,刘备这时才面无表情的说:“诸君以为此战该如何赏罚?”
    庞林抢先说到:“前领军吴班大破李异,阵斩其首,当为头功,侍中马良身蹈狼穴、行险用间,宜为次功,理应下旨嘉奖,前军其余将士亦各有功劳,可按功赐赏”。
    庞林是庞统的胞弟,因为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众臣反对东征,所以随军而来的多是益州人,眼下马良不在,刘备身边的荆州人以他为首,他便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为荆州人发言争利的责任。
    庞林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赵骥的功劳,殿右的三人如何听不出来,王甫当即就出列奏道:“臣以为议曹赵骥先是孤身劝降刘阿,又行调虎离山之计诱李异出城,还兵不血刃夺取了巫县,可录为首功”。
    “哼,他不过是侥幸弄巧而已,王从事难道不知道他的作为吗”,庞林和他哥哥一样是个嘴上不留情的人,当面就毫不客气的驳斥道,“赵骥区区一介议曹,居然就敢擅改御前拟定的方案,所幸误打误撞没有出事,不追究他的罪责就算陛下宽宏了,若再录功,岂不是鼓励后来者效仿”。
    “不然”,王甫笑着辩到,“值此大战,正当人人争先、勇于任事之时,岂可以常理待之,甫昔随关将军北伐,连呼刘封、孟达而皆以无旨不应,结果坐失一州,愚以为大战之际不宜吹毛求疵,苛待有功之人,冷却了前线将士之心”。
    “什么有功之人,他那是狼子野心,此子抗拒大军入城,分明是想将巫县据为己有”,庞林辩意昂然,激动向刘备劝谏道,“巫县事关大军后路,岂可留予这种狂妄之徒,臣请陛下以亲信之将镇守,可保万一”。
    刘备看向程畿道:“季然意下如何?”
    程畿平静地答到:“巫县新附,不宜轻动”。
    黄权立即应声道:“臣附议”。
    庞林眼见另外三人众口一词,顿时有些急眼了,正待再谏时,刘备突然开口说到:“朕素来都是以诚待人的,对众卿是推心置腹,对刘阿、赵骥亦是如此,无论如何,他们全巫县以降是有功的,朕又岂会薄待有功之人”。
    “来人啊,拟旨”。
    对于巫县一役的评议很快就结束了,庞林铁青着脸走出来,略微抬了抬手以示告辞后就径直而去,早守在门外的张益望了眼庞林气犹未消的背影,不禁会心一笑,然后朝王甫三人作揖道:“有劳三位大人了”。
    黄权和程畿没有答话,只礼貌上的回了一礼后便也各自离去了,王甫叹了口气,把张益引到僻静处,小声责备道:“你们两个浑小子当真是胆大妄为,幸好陛下宽宏,不再追究你们的过失”。
    “哼,宽宏个屁,那个贩履徒最是会假仁假义”,张益鄙夷地说到,“昌懿说得不错,荆州人反对他东征,他现在只能靠益州人卖命,能不给叔父你们面子吗”。
    王甫抢步上前去捂张益的嘴,然后又回顾四周,确认无人后才松开手斥道:“隔墙有耳,小心祸从口出”。
    王甫本想再说教几句,但一看张益脸上酷似他爹张裕的倨傲神情,叹息一声后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思忖片刻后缓和了语气说:“陛下这次没追究你们,但并不代表他心中也释然了,聪明显于外可不是好事,你们初仕宦途就接连招惹马良和吴班,难道不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吗,你们还年轻,为了区区一个巫县就惹得圣心不悦,于将来的仕途大不利啊”。
    “当今朝堂,荆州人和我们已成水火之势,有没有巫县这事都是一样的,吴班就不用提了,当初要是没有我爹给他妹子扬名,现在皇后谁来当还不一定呢,就算他不记这个恩,吴懿那只老狐狸还能不提点他,东州人现在可不比法正用事的时候了”。
    “至于巫县嘛,我也不懂”,张益神神秘秘的续道,“昌懿再三叮咛过,务必要把巫县握在手中,想来他是自有道理的,所以我才会来找叔父出面联络黄、程二公,其中缘由就不必多问”。
    “算啦,我也懒得再管你们这些烦心事”,王甫意兴阑珊地挥挥手道,“就这样罢,伯寿,你回去吧,今后凡事善自珍重吧”。
    张益心中一暖,他爹张裕被刘备所杀后,一些张裕生前得罪过的人便趁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但以前的故交旧友没一个出面声援的,就连同族的亲人也碍于形势有意无意的疏远他,只有王甫暗中将他收入帐下为吏,予以庇护。
    念及至此,张益上前拉住王甫,正色说到:“叔父,你记住了,水军上岸便是兵败之始,若见火起就赶快逃命,巫县处自有接应,切记切记”。
    王甫有些诧异地看着张益,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