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万历二年
作者:枫渡清江   万历佑明最新章节     
    张居正听后舒了一口气,道:“陛下此政乃是良政,可使贤才不至于隐滞。”

    朱翊钧道:“既如此,先生便回内阁后拟诏颁布吧。”

    “臣遵旨!”

    张居正回道。

    张居正在回到内阁后,就将朱翊钧对余懋学的处置和关于补发欠俸的事告知给了赵贞吉。

    赵贞吉听后沉默良久,最后道:“若论施仁政理人心,仆还不如陛下明白,也不及叔大你。”

    张居正笑道:“也正因为你赵孟静执政严峻,才有陛下施恩做仁君之机。”

    “如此说来,想必这就是你叔大荐我起复的原因了。”

    “顺便也看看陛下锐气太盛之余而能否沉稳处事?”

    赵贞吉也跟着笑问道。

    张居正未置可否。

    而赵贞吉则又道:“但这余懋学为所谓官俸不足而对考成生怨,可谓公私不分,不识大体,器量狭小,还是叔大你说的革职为妥,陛下将其留任,恐使将来有人会因此欺陛下以仁。”

    “孟静真觉得陛下是只知施仁政之人?”

    “能用海瑞审冯保的陛下,虽年少但手腕并非没有!陛下脾性类若当年世庙,只是陛下或与世庙不同的是,敢为天下先,只怕将来既有世庙的聪明也有世庙没有的伟业,就算是有意施仁政,也不会只知施仁政,由腐儒摆布。”

    张居正言道。

    赵贞吉道:“此言何解?”

    “今日平台召对,陛下要余懋学去接高新郑进京,且为其设一个咨议院,使其能议政于御前。”

    张居正说道。

    赵贞吉听后一愣,旋即哑然失笑道:“这还真是重回先帝时了,不过他高新郑可比我赵孟静还无视理学礼制,叔大真同意了让陛下召他进京?”

    “陛下这样做是对的。”

    张居正看了他赵贞吉一眼,说后就又道:“改制要进行下去,就得让与仆有私怨的人越少才越好!才能让支持改制的是大多数,不支持的是少数。不然的话,十年八年之后,私怨必坏公事!”

    “其实,仆早就有意与高新政冰释前嫌,但无奈几次去信,高新郑都未回信,甚至仆已经打算,只要他肯回信示好,仆就奏请朝廷恢复他官衔,而不是以布衣致仕。”

    赵贞吉听后感叹了起来:“叔大还真是用心良苦。不过他高新郑要是有分寸,知道相忍为国,当年也不会被冯保捡了个漏洞,以一句失言之语,让其狼狈出京了。”

    “所以这就是陛下比他高新郑更懂社稷苍生为重的地方了。知道高新郑可能不会给仆面子,但至少得给君父面子。也知道让高新郑有个不让平生未完之夙愿有靠天子实现之机会,才能使其少些怨气,才让他进京参与政事。”

    张居正笑道。

    赵贞吉点头,又问道:“但他进京,这内阁左首的椅子?”

    “陛下设咨议院,而咨议院大臣不入内阁,不票拟,只议政进言,也无进密揭之权。”

    张居正笑道。

    “叔大,请受孟静一拜!”

    赵贞吉则突然退后一步,向张居正作了一揖。

    张居正忙扶住赵贞吉:“孟静,这是为何?”

    “陛下年少便如此善用人治人,且也皆非阴险之权谋诈术,乃帝王应具之术,若非叔大悉心教导之功,何以有如此圣君之资?”

    赵贞吉很是佩服地回道。

    张居正虽颇为欣喜,但也还是不得不谦虚地道:“孟静过誉,仆虽有教,但陛下的悟性乃是天助,非仆之功。何况,仆虽有致君尧舜之志,但也还没有能为陛下让贤的胸襟,名利二字也还是把仆牵绊住的,所以这次想到让高拱回朝,若非陛下资质甚高,仆只怕很难会向陛下做此进言。”

    “仆也不会!谁喜他高新郑,也就先帝能容他!”

    赵贞吉回道。

    张居正淡淡一笑,看向没有同张四维一样养病在家,而是继续待在内阁,但却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如空气一样的吕调阳:“和卿,怎么近来沉静了许多?”

    吕调阳笑着说:“圣君在位,内阁又有二公执政,调阳只执笔拟旨便可。”

    张居正和赵贞吉皆笑而不语。

    余懋学这里回到六科后,兵科都给事中李已和给事中雒遵等大为惊愕,也就都围了来,好奇地问:“陛下平台召对,是为何事?”

    余懋学笑道:“陛下乃可直追尧舜之君也!”

    六科的给事中们一时颇为意外。

    雒遵这时先问道:“公何处此言,难道陛下没有偏信江陵之言,处置公?”

    余懋学道:“江陵未发一言,但却胜于有言,从此吾绝不置喙考成新政,除非他是真不利于民!”

    众给事更加不解。

    李已也不得不追问问道:“公当说个明白,方使我们不惑?”

    余懋学则对李已道:“公不是常言官俸不足,想为国勤于案牍之事,也苦于冬天无炭可买,以致于一劳便风寒加身,一得风寒又无钱买药,恐为新政累死,而又得一懒怠之名吗?但请公放心,不出几日,公之欠俸必补足,所欠外债亦可还清。另外,石公可能会得一年半俸,真正是没白为考成而累也!”

    “这么说,陛下要补足欠俸?”

    李已问道。

    余懋学道:“且不会折色!”

    “陛下虽年少,倒不似辅臣等刻薄,倒是体恤臣僚,看来江陵为帝师还是称职的。”

    李已说道。

    “没错!”

    “另外,我虽不诚,不识大体,但陛下还是将我留任六科,只是由都给事中贬为右给事中,可见天子仁心,只是如今未亲政,江陵执政,又加上国库的确空虚,吏治的确需要整治,如今想来,只要等到江陵不再当国,天子亲政,或许不但天下无事,或可重现弘治之世!”

    余懋学言道。

    大明的文官对仁宣、弘治这段时期最有情结,如今余懋学也不例外,开始期待朱翊钧将来成为第二个明孝宗。

    李已听余懋学说皇帝还将他留任只是稍微贬一下后,也颇为欣喜起来,道:“如此说来,将来中兴可期”

    众给事中也都因此点头。

    唯独雒遵颇为失落,沉默不语地离开了六科廊。

    无论如何,一场因为考成法引起的风波便这么结束了。

    因朱翊钧补足官俸,让底层官员怨气大减,且又设了奖掖之制,却又未过于苛责做事的官员,也就没有引起大的波折。

    而万历元年便这么开始平静地进入了尾声。

    等到腊月底,户部的确开始给百官们发足欠俸,而发钧令于各衙,立即来户部关领欠俸,外官的欠俸也悉数运去各布政司藩库,由布政司官员发放。

    于是,万历元年的大小官吏们虽然因为被考成法搞得很疲惫,但大都在新年将近时,倒也喜气洋洋。

    不只是官吏们,因内廷的大小宫人也发足了欠俸,还有京营以及各卫也都补足了欠俸。

    而万历年间,虽国家无钱,但国民经济很发达,物价很低,粮价仅银子二钱多一石,光靠官俸就能生活优渥不少。

    所以,只发足官俸,新年都好过了不少。

    因而整个万历二年还真的是新年新气象。

    市井也繁荣了许多。

    君、臣、民对新政开始的第一年都多了些期待。

    其中,许多大臣们也早就都积极地提前为皇帝拟写好了贺表,毕竟君父体贴臣子啊,知道大家被张居正搞得很累,然后把刚抄冯保得到的內帑拿出来给大家发足了欠俸。

    所以谁还能不积极写新年贺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