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吴战巧驳王子师
作者:好名字不如备注   国战!我刚被游戏选中军队就来了最新章节     
    “皇甫将军,吴太守。且听老臣一言。我听闻这乞活军自在河套地区脱离异族反抗以来,已经有了数月的光景。这样长的时间跨度,若是他们心向汉室,老早就可以杀出重围,前来雁门关投奔我军。然而,这些家伙偏偏早不来,晚不来。只有陷入到如此险境的时候才想到了我们。这样的表现,显然说明了他们的心不在我们这边,对于我们汉室,也没有太大的忠诚可言。我怕就怕在,待我们出兵将其救出,随后与他们并肩作战击溃收复河套之后,他们转而又掉头攻打我们,这岂不是引狼入室。若是他们真的成为了第二个黄巾军,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王允起身,一本正经的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番意见,显然也是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将矛盾点一一的说出,也将自己为了维护世家的利益掩藏的很好,就连刚刚正打算支持吴战想法的皇甫嵩,在听到了王允的回答后,也暂时停住了支持吴战的方案,默默的思索了起来。
    吴战心中暗道不妙,心想这些世家出身的玩意心还真脏,竟然打算在三言两语之间,就枉然断送了一支在河套地区苦苦抵御异族的汉人部队的性命。
    那些个拖着受伤的躯体,强撑的在这里旁听的士兵们,也是对王允怒目而视,若不是想要救援冉闵还需要并州军的协助,他们怕不是打算直接动手,好好的教训王允一顿。
    “吴太守,对于王太守的法,你可有什么反驳的理由。”皇甫嵩沉默了半天,结果却还是选择问询向了吴战。
    不过吴战却是眼尖一亮,皇甫嵩的这番言论,其实并不代表他是一个泛泛之辈,自己敲定不出方案,只能询问下面的将领们。
    相反,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支持吴战的决定。但是,他又不想得罪王允身后的太原王氏,毕竟并州世家稀少,日后若是想要大肆的发展并州,还需要这一支并州龙头世家的鼎力支持,与他交恶,肯定是不理智的。
    因此,皇甫嵩只能将这一个任务交给了吴战,毕竟吴战所处的上党在并州中算是比较富庶的了,可以勉强的实现自给自足,不需要世家的支持也可以混的很好,另外吴战的后台也是颇为的强硬,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一派虽然因为十常侍的缘故与世家展开了一定的合作,但是这两个派系自古以来就是不共戴天,有着千丝万缕的仇恨,不可能就因为一个单纯的宦官而摒弃前嫌。
    因此,就算日后王允怀恨在心,想要对付吴战,吴战也不需要看他们的眼色,而陷入危机之中。
    综上所述的考虑,吴战在皇甫嵩的心目中就是一把很出色的枪,不仅可以派遣他冲锋陷阵,关键时刻拉出来当当挡箭牌也是颇为的不错。
    只是,有些苦了背锅的吴战了,但是对此皇甫嵩也没有办法,毕竟他属于坚定的保皇派,不加入任何的派系,秉持着中立的立场。
    在这样的立场下,虽然他凭借个人的能力成功的坐到了这个位置,但是他心里门清,但凡他得罪了哪一个派系,随后而来的报复绝对会让他很难受。
    因此,他也只能无奈的把吴战给拉出来了,不过他心中也是默默的下了决定,在合适的时候帮助吴战一把,好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
    对于皇甫嵩的想法,吴战心中自然也是门清,他自然不会放过皇甫嵩交到他手上的机会,稍微了组织了一下语言,起身说道:“王太守此言差矣,先不说,乞活军中的大部分士卒,都是土生土长的并州百姓,只因为不幸被异族给奴役而去,受尽屈辱和压迫。若是没有冉闵组建乞活军,这些百姓最后的下场自然是不言而喻。而王太守,非但不顾及这些百姓,反而还因为害怕对方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并州,就见死不救,岂不是寒了所有并州军民的心。再说了,我们在雁门关集结了如此多的士卒,就算乞活军在我们收复河套之后,想要背刺我们。区区一些百姓组成的士兵,我们这些所谓的精兵,难道就解决不了他们了吗。因此,我还是选择我的想法,立刻发兵,救援乞活军,不为别的,就是想要告诉所有被异族劫掠而走的百姓们,我们大汉,我们并州,并没有放弃他们。”
    吴战的言语很激烈,王允的脸色却是有些难看。
    虽然吴战没有明说,但是稍微有一点脑子的人都可以听出来,吴战是在含沙射影的说以王允为代表的世家,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没有将百姓放在心上吗。
    的确,他们世家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你把话给说出来,那就是两码事情了。
    王允还真就不理解了,按理说吴战也是出身于将领之家,也勉强算是一个新兴世家,按理说对百姓不会这么关注才对。怎么会以百姓作为切入点,用来反驳他呢。
    可惜王允不知道,这一个背靠外戚何进派系的上党太守,内里藏着的灵魂却是来自于一个后世数千年之后的人,对于现实中的吴战来讲,他的身份本来就属于一个普通的民众,自然会将百姓看作是重中之重,将他们一并视为华夏的一份子,而不是在世家眼中,一些只会被他们无情剥削的普通人。
    “啪,啪。”听完吴战的讲话,皇甫嵩也是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显然这一番话,也是说中了他的心坎,眼尖皇甫嵩带头为吴战站台,如丁原,杨业这些土生土长的并州人,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纷纷的鼓起掌来。
    这样一来,王允就算还有万般的理由,如今也已经没有办法说出口了。不然的话,岂不就是变相的挑明他这种世家人,对于底层的百姓是极为的不看重嘛。
    这种话要是传出去,他在并州,甚至是大汉的仕途,也算是混到头了。
    王允不傻,自然做不出这种自取灭亡的事情,因此,他也是选择吃下了这一个哑巴亏,默认了吴战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