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知道萧盼盼对组织能力的看重后,孔子也意识到了周礼礼不下庶人的漏洞,并在心里对秦国的变革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萧盼盼的解读不止是提到了礼不下庶人,而且还提出了因为周礼而受益的人也反感周礼的说法。
“周公奠定的礼制社会,是人类文明史中诞生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田园牧歌时代。”萧盼盼总结道,“在这个时代,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没有了普遍的混乱和动荡。”
萧盼盼的定性让各时代的文人们眼中闪过了崇敬的微光,这光是刻在他们脑中的思想钢印,这种钢印的名字叫周文明崇拜。
“但周礼制度自身的缺陷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周礼营造的生活模式里去寻找。”
这话算是打在了一众古人的思想钢印上,让他们极为难受。
“根据我们这个时代的研究,周代社会的主要人口都居住在城池里,这种人叫国人。在城池外是整齐分割出来的一片片井田,在这些井田间会留出一小部分的土地作为耕田者的居所,这种居所一般被称为庐舍,供给他们劳动时居住。”
孔子点了点头,这种历史还原大差不差。
“国人除了冬天时回到城里居住之外,其余的时间大多都住在庐舍里料理土地。他们的生活除了在公共活动中会有交集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模式了。”
这样的生活场景怎么能不让一些皇帝向往呢?多好啊,多平和啊。
“在农耕的时间结束后,冬日回到城里的国人需要修习武备,开展礼仪学习和来年的农事准备,女子除了要照顾家庭之外,还要学习纺织。按照礼制的规定,国人到了五十岁才可以穿帛制成的衣服,七十岁才可以吃肉。”
萧盼盼扯了扯嘴角,她再次确定自己绝不能穿越。
“这是普通国人的生活模式,另外国人之外还有野人,奴隶,这就不赘述了。比起普通人的按部就班,贵族的生活也轻松不到哪里去。他们必须在严格的礼制规范下一板一眼地过着自己的日常生活。“
”吃饭时有精细的铺排,应酬时有精细的铺排,运作权力时也有精细的铺排。”萧盼盼嘴角一歪,“我好奇他们上蹲坑时是不是也有精细的铺排。”
孔子的额头冒出了三根黑线,然后在心里批判道,“嘴欠。”
“总之,整个周人的生活模式就是被各种礼仪制度捆绑控制的生活模式,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一片安宁平和,恬静肃穆,这样的社会画卷对整个华夏文明带来了无比深刻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历史中的周文明崇拜。”
“数不清文人和统治者都想再次复刻这样的社会图景,孔老师您更是说出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话语,最后从周礼中总结出了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萧盼盼摊手,“但这样庄严肃穆的图景却突然翻车了。”
孔子闭上了双眼,眉宇间是一阵伤痛。
“其实周礼带来的社会稳定并没有持续多久,从文明稳定性上看,周文明的有效统治时间只有到平王东迁前的275年,就算加上齐恒公和管仲称霸之前的时间,也不过三百五十余年。所谓的八百年周王朝,本质上只是个虚数而已。”
此话一出算是击碎了无数古人心中的幻想,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自从光幕出现后,他们的三观早已被震得稀碎无比。
“那为什么只是短短275年,一个极度稳态的社会就开始渐进式的出问题了呢?”
萧盼盼一边查资料,一边说道,“要知道,周王朝真正出现政治危机的时间点可不是周厉王的逃跑,而是在第四代的周昭王时期,即周公颁布周礼的两代人后,所谓的成康之治结束,周王朝就开始出问题了。”
“在史书中把这段时间定义成王道微缺,然后是第五代周穆王的王道衰微,接着就是第七代周懿王的王室遂衰,最后就是周厉王的诸侯不朝,国人暴动,国莫敢出言。”
这一段历史回顾真的扎到了孔子的心尖上,不管怎么去认识和理解未来时代的社会发展理念,他对周礼本身的向往,对那个时代的憧憬是已经刻在骨血里了的,毕竟那是他的信仰。
“你说在社会变革发生之前,周礼就出了问题,到底是哪些问题?”快速调整好了情绪的孔子认真的提问道。
“作为推行天下的管理准则,周礼有三个巨大的缺陷。”
萧盼盼竖起一根手指。
“其一是弹性太大,没有明确的可执行性。虽然国家定下了各种繁琐的礼仪细节,但在实践中很多细节却是无法操作的,于是自然有了变通。但周礼是国家定性的普遍社会准则,相当于国家的律法,一旦社会律法可以随意变通,那混乱的裂缝就被打开了。”
萧盼盼摊手,“这种变通本身就是在违反礼制,既然违反了礼制就要处罚,怎么处罚呢?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这引出了周礼的第二个缺陷。”
萧盼盼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它的推行和实践,高度依赖相关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准。怎么才能断定君子有德,是程序上的完备,还是心灵上的庄重,完全无法评判,最后一切的行为都可以直接演变成诛心杀人。为什么子产要公布法律,本质上就是想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听见子产的名字,孔子心里又是一阵难受。
“第三就是繁琐到极致的流程,无法在全社会进行推广。这种推广不止是指平民,甚至包括贵族自己。各种礼仪铺排不仅要耗费时间,还要耗费大量的物资,很多贵族自己都不想玩了。统治者自己也知道这套东西的繁琐,所以有了礼不下庶人的说法。”
“但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广大普通庶民成为了无方之人,大量百姓本质上脱离了国家的管理,这实质上是在自我瓦解国家的行政组织能力。”
萧盼盼一叹。
“荀子对周礼有一个评价,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但问题是,荀子自己也说想要做到周礼上的东西,就已经是妥妥的圣人了。一个时代能产出多少个圣人来?周礼的治国模式,实际上是所有治国理论中难度最大且收益最低的一种。”
“也正是这三个周礼制度本身带来的问题,让周王朝在社会变革真正到来之前就开始出现政治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