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酒厂是首次大批量生产,几乎都是纯手工,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程序需要磨合,出错的地方也偏多。
张旭心里急,可越急越乱。
以前天天想着扩大规模,想着大展拳脚,可真上规模了,又力不从心。
一道喊声:“张厂长,新出的酒味道不对,你过来看一下。”
张旭急忙走了过去,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对,跑去蓄水池,气急败坏的说:“说了多少遍了,水要现抽的,不要用放时间长的。赶紧把水放掉,重新抽。”
“张厂长,老黄灌酒的时候走了神,有四五十瓶酒只有九两……”
“拆盖重新灌,不就是损坏几个瓶盖的事吗?就这事还来找我?”
“已经封箱,码在一起,不知道是哪些,老孙说就这样算了,差一两,没人注意。我觉得不行。”
“告诉老孙,我说的,必须找出来重新灌。”
张旭说完,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他想起郑庆仁的交代,同村招聘的这些员工虽然有技术,但在岗前一定要进行培训。
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
还给了一系列培训的手册。
可张旭没有照做,觉得可以边生产边培训。
此时才发现自己的管理水平也仅限于小作坊,真正到了上规模的厂,还缺少经验。
喝了一口水,赶紧回办公室翻郑庆仁给的培训手册,先给自己培训培训。
到了下午,张旭让厂里停止生产。
开始按照手册上的内容,给这些工人紧急培训。
初八早上,继续培训。
按照郑庆仁给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才进入岗位。
同时让送货工人蹬着三轮车,把已经生产好的酒送到先前谈好的供销社,让这些供销社如时上市销售。
距离旭日酒厂一点五公里的老井酒厂厂长办公室。
里面一正一副两个厂长。
这两个厂长都是去年刚刚到任,正在新春过后第一次谈话。
副厂长秦怀金向厂长提出三点改革建议。
第一是要改革工资待遇。老井酒厂扩产项目已经完工,进了不少新人,老的工资待遇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打破固定工资的传统,将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
第二是改变现在的管理模式,除旧迎新,去除原先不成文、随意性大的作坊式管理制度,引进新企业管理制度。
第三是改革用人制度,裁撤冗官,剔除一些占位不出力的老人,用一批大中专毕业知识分子的新人。
厂长方长远听完之后默不作声。
这三个建议在他心里也很认同,但是前两个还好,第三个,执行起来有不少的阻力。
老井贡酒三次评为国家名酒就是这些老人的贡献,现在剔除出去,启用知识分子的新人,可不是自己这个刚刚到任半年的厂长能做到的。
秦怀金也知道其中的难处,说:“也不一定非得一步到位,可以慢慢的来。先改变一下工资待遇,引进新的企业管理制度,把知识分子提上一部分到关键岗位,时机成熟后再裁撤冗官和占位不出力的老人。”
方长远还是没吭声。
秦怀金明白,想让这个厂长去改革,有些困难。
“方厂长,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我们厂成立一个宣传部门,利用各种渠道,扩大我们产品的宣传。”
方长远说:“没必要吧?我们生产的是三届国家名酒,这个名声还不够吗?”
秦怀金说:“方厂长,过年这几天你也见到县城里到处贴的宣传画了吧。我也了解下,这个旭日酒是南边三里新建的小酒厂,而且还没有正式生产。就这样的一个小酒厂,县城里面都在讨论,名声已经超过我们的酒了。”
方长远不屑说:“一个小作坊扩大点规模而已,也就是利用新播放的电视剧热度,等过几天自然就没人谈论了。”
秦怀金无语了。
一个小作坊还没正式生产销售,就知道利用热度宣传自己的酒。等正式销售时候,肯定还有其他的宣传手段。
而老井贡酒被多次评为国家名酒,更应该多宣传,要全方面的宣传,让所有人都知道,老井贡酒是名酒。
心里默默想着,我要是厂长就好了,一定把改革贯彻下去,把老酒贡酒在豪县,在颖阳地区,在整个皖徽省,甚至全国都打出名声,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老井贡酒是国家名酒。
第二天,秦怀金路过了张店乡供销社外,看到了旭日酒正在热销的贴纸。
停下来细看,下面还有一行字:喝旭日酒,中佳仁牌三轮车。
走进了供销社。
“旭日酒,给我来一瓶。”
营业员从柜子后面拿出酒,递了过去,说:“真巧,最后一瓶。回家开瓶喝的时候,一定看瓶盖内部,要是有字,就是中奖了,根据中奖等级,最高一辆三轮车,最低能再换一瓶酒。”
秦怀金付了钱,两块六。比普通酒高一些,属于中低档。
看了下酒瓶,四十五度。这样算来,属于中档酒了。
拎着酒,匆匆忙忙回到了办公室。
迫不及待开瓶倒了一盅,一口进嘴。
入口温和。
过了几秒钟,才咽下肚。
过喉微甜。
嘴内留香。
后味持久,醇厚。
并没有因为酒精度数下降而影响白酒的质感,甚至不比老井贡酒的综合水准差。
这酒,能成呀。
秦怀金又注意了瓶盖,对着窗户,看了瓶盖内部,有字。
再来一瓶。
赶紧翻了酒瓶贴的中奖说明。
这是四等奖,凭着瓶盖,到售酒处兑换同一品牌规格的酒一瓶。
一等奖,“旭”字,凭盖换佳仁三轮车一辆。二等奖,“日”字,凭盖换收音机一台。三等奖,“酒”字,瓶盖换手表一块。
秦怀金惊住了。
这……
谁能忍得住不买这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