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远征北美
作者:赵破奴   大清搬运工最新章节     
    内阁成员们围坐在一起,针对这份军事计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认为,如果贸然开启远征计划,风险将会成倍增加。
    尽管目前国内的实力足以支撑这样的行动,但这一举动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对大汉的忌惮,甚至可能导致其他列强再次联合起来对抗我们。
    此时的欧洲已经陷入了一场军备竞赛之中,各国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
    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整个欧洲大陆初步呈现出世界大战的趋势。
    就在去年,在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的积极推动下,德国与奥匈帝国签署了一份名为“同盟条约”的协议。
    这份条约带有明显的反俄倾向,使得欧洲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
    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内阁一致认为,只要大汉能够再坚持大约半年时间,那么大战必然会爆发。到那时,大汉可以先向各方出售武器,然后在后期亲自参战并收获胜利果实,这样一定能够独自称霸天下。
    但是,现在远征美国确实不是明智之举。一方面,大汉对于美国的情报工作非常不充分。
    他们的军事科技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国家实力如何?战争潜力又是怎样的?所有这些都是未知数。
    如果因为这次行动导致英国警惕,从而放弃加入协约国,那么最终得益的将会是别人。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
    薛福成带着内阁的意见去找韩林,并一脸为难地解释了驳回皇帝旨意的原因。
    韩林这时的怒气已经消退了大半,在了解到这些意见之后,反而感到十分欣慰。
    拥有这些敢于为国家发言、直接指出君主错误的忠臣,大汉繁荣昌盛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
    韩林决定以外交途径解决汉英争端,但北美之行,是一定要去的。美国建国才一百多年,在欧州眼里,一直存在感不强。大汉若与美国争斗起来,更能让沙俄放心。
    内阁商议后,最终同意远征美国的计划。韩林再次御驾亲征。由太子韩勤监国,薛福成辅政。
    英勇的韩林亲自率领着皇室直属舰队率先抵达了台湾。
    此前,唐景崧已然奉命全力以赴地建设起了具有高标准规格的军用机场。
    韩林当机立断在此处留下了侦察机、巡逻机、轰炸机以及战斗机等各类先进的航空装备。
    并且,借助着神奇的外星药水,以惊人的速度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以及空勤、地勤等相关人员。
    随后,韩林特意调来孙文担任空军司令。孙文上任后的首要任务便是迅速侦查美国舰队的具体方位,以便能够紧密配合海军,将美国舰队一举全部消灭。
    此时的大汉海军进行了战略部署,兵分两路。北路军由北海舰队的三十五艘威风凛凛的主力舰、十余艘负责后勤补给的船只以及五艘潜艇共同组成。
    在这其中,还有五艘现代级护卫舰,这些护卫舰配备了反潜直升机,同时也能够作为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
    在行军途中,东乡平八郎带领着十余艘运兵船,船上载着两千多名日籍雇佣兵,加入到了这次的远征序列之中。
    总司令萨镇冰对日本人极其厌恶,若不是皇帝和内阁从中做了大量工作,他真的恨不得当场就将这些日本人给弄死。
    然而,多年的磨砺与修养让他始终保持着总司令应有的体面和风度。而东乡平八郎也深知自己处于寄人篱下的境地,因而表现得礼貌恭顺。
    南路军由东海舰队司令邓世昌统领,其麾下管辖着台湾水师的所有军舰。
    然而,由于先前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只能在仅有的五艘现代级军舰的护卫下,谨慎地执行巡逻任务。
    随着内阁指令的下达,东海舰队的主力部队从上海启程出征。
    此外,韩林还新发配了五艘现代级军舰,这使得台湾琉球海域的南陆军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一跃成为最为强大的舰队。
    邓世昌精心策划,将两艘现代级、两艘潜艇以及两艘近代铁甲巡洋舰编成小组,全军分成五个小组,全面展开对美国海军的搜捕行动。
    在这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上,如果没有卫星提供协助,想要寻觅到美国舰队简直就如同海底捞针一般困难。
    即使韩林派出了侦察机进行巡视,但只要美军军舰做好充分的伪装,依然极难被察觉。
    之所以要不惜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去搜捕敌人,韩林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场战斗向全世界宣告:大汉朝廷绝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和侵犯。
    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苏禄王国的几位强壮的大汉驻军士兵正在享受他们难得的休假时光。
    他们划着小船,在海上畅游,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就在这时,其中一名眼尖的士兵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座小岛似乎有些不对劲——它好像在缓缓移动!
    这个奇怪的现象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决定小心翼翼地驾驶着小船靠过去,一探究竟。
    当他们成功登岛并摸索着翻过山头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愕不已——几十艘巨大的军舰竟然隐藏在山后的海湾里!
    这些军舰上挂满了树枝和藤蔓,巧妙地伪装起来,如果不是因为吃水线附近露出了船体的痕迹,他们根本不会察觉到这里有这么多的船只。
    面对如此惊人的发现,几个人顿时大惊失色。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间闯入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机密区域。
    于是,他们急忙转身准备返回小船,但在慌乱之中,小船不幸撞上了暗礁,瞬间沉没。
    没有了交通工具,他们只能拼命地向驻地方向游去,希望能够尽快将这个重大情况报告给上级。他们用尽全力,与海浪搏斗,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消息传回去!
    最终,一名战士竭尽全力终于游到了岸边,被苏禄王国民兵及时救了回去。
    战士顾不上休息,立刻将重要情报上报,经过层层辗转传递,最终送到了邓世昌手中。
    邓世昌不敢怠慢,他深知这份情报关系重大,必须尽快做出应对决策。
    他立刻召集参谋人员,摊开地图,仔细研究敌我双方的位置和兵力部署情况。
    经过一番紧张的分析,他们发现在疑似敌人藏身的位置附近,有两支巡逻小队可以调配,再加上苏禄王国派出的三百名强壮驻军支援,应该能够应对当前的局势。
    邓世昌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两支巡逻小组立即向事发地点进发,迅速封锁群岛的航道入口!
    这一次,我们务必将敌人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逃脱!”
    与此同时,命令苏禄王国的驻军也登上岛屿,展开了骚扰式的进攻行动。迫使海军全部退回军舰。
    此时,天空一片湛蓝,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然而,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潮涌动。一个攻击小组被美军精心布置在山头的观察哨察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打响……
    美军舰队司令并没有被吓得四处逃窜,反而认为这支大汉舰队只是碰巧搜索过来的几艘军舰而已,如果真是大部队来袭,肯定不会只派这么点兵力来。
    于是乎,美军悄无声息地派遣出三艘潜艇前去应战,同时他们的主力巡洋舰则身披伪装,缓缓地向前移动着。
    就在这时,护卫舰的雷达已经成功侦测到了美军巡洋舰的具体位置。
    等到护卫舰行驶至航道中央时,便毫不犹豫地发射出数枚威力巨大的导弹,瞬间将美军的巡洋舰给彻底击沉了。
    随着这些巡洋舰的沉没,整个航道都被堵住了,这让后方原本准备出战的其他军舰顿时陷入了一片惊慌失措之中。
    他们急忙向舰队司令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从东面的出口逃离这个危险之地。
    司令大吼一声“慌什么,咱们的潜艇还没有开始打,就他这几艘军舰还不够潜艇打呢!”
    就是这狂妄自大到极致的想法,亲手将那扇唯一可能逃脱死亡命运的窗户给紧紧关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