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所说的,其实就是冀州本地世家和豪族的站位问题。
如今的冀州,有识之士皆能出未来的趋势,河北之地虽大,却是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是四只老虎?
因此四路诸侯为夺霸主之位,终究要有一战。
公孙度困守辽东,是坐地虎,易守难攻。
刘虞治政幽州,乃是纸老虎,外强中干。
此二人都无争霸冀州之能为,真正的河北霸主必然是从公孙瓒和袁绍这两位豪杰之中决出。
所以但凡是聪明人,必定早早开始选择提前站队。
袁家虽说四世三公,袁绍也是名扬四海,但是论军事实力和在整个北方的声望,却是公孙瓒更胜一筹。
双方可以说是各有优劣,台面上的局势彼此半斤八两,胜负难料,不过总体来说以习武传家地方豪族,还是更看好公孙瓒的人居多。
至于以儒学为传承核心的世家,则是大量押注在袁绍身上,双方的选择可谓是泾渭分明,在棋盘之上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态势。
郭嘉和荀攸两人在谈话,你一言我一语,就将整个冀州的局势,剖析得明明白白。
而王景则是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难怪……”
“难怪什么?”
“主公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
在座之人,见王景似乎忽然想明白了什么问题,纷纷露出好奇的表情。
王景却是没有解答他们的疑惑,而是说道:“看来我必须亲自回一趟并州晋阳老家了。”
众人闻言无不大惊,如今兖州之战刚刚结束,小规模的叛乱还未彻底平息,王景不亲自坐镇昌邑,又不回返洛阳,跑去晋阳是要做什么?
“不知主公此去并州,所为何事?”
面对众多手下的询问,王景笑着解释了一句:“为了一个人。”
“为了一个人?”
王景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更加好奇了。
究竟是谁有如此大的能耐和牌面,居然需要劳动王景的大驾,让他不得不亲自前去招揽?
…………
常山王国,真定县。
城外三里亭,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白袍小将,正带着召集来的数十名族中子弟,与家人依依惜别。
“父亲,大哥,云去也。”
“一路珍重!”
“云明白。”
告别亲人之后,赵云当即不再迟疑,挥手下令:“出发!”
他们都是真定赵氏族人,赵乃大姓,赵钱孙李,百家姓中排名第一,可见一般。
早在赵国时期,赵氏便已开枝散叶,在赵城、耿、原、晋阳、代、邯郸、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都有赵姓之人建立宗族,定居一方。
而赵云所属的家族,便是恒山真定赵氏的一支,绝非普通姓氏,其祖上乃是出过南越王赵佗的强大家族。
赵云所属的一脉,虽非赵佗的直系嫡脉,却也得到了一些兵法传承,勉强跻身将门行列,为一地豪右。
只见赵云身旁的同族之人,一个个胯下骑马,掌中持矛,身材壮硕,行止之间动作矫健,一看就知道是常年习武之人,一身勇力绝非普通百姓所能比拟。
诸人之中,以赵云武艺最为不凡,他曾师从枪神童渊,一身枪法打遍恒山无敌手,所以大家此处出征,皆唯他马首是瞻:“子龙,吾等这是要去投奔谁人?”
赵云心中显然早有选定的目标,因此毫不迟疑便做出了选择:“如今天下大乱,云实不知谁才是真正的明主,但冀州百姓有倒悬之危,袁绍出身世家,身边也多有儒门名士辅佐,恐怕不会太看重我们这些以武传世的良家子。”
汉代的良家子,多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
古代生产力低下,知识和技术往往被珍而重之,轻易不肯外传,大多都是只传子女。木工的孩子,大多是木工,医师的后代,也大多是医师。
这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民间谚语的由来。
而习武强身之法,在冷兵器时代那可是足以让一个家族安身立命的本钱,因此不仅世家会垄断儒术,将涉及思能之力的珍贵知识牢牢锁死在手里,许多靠着武力呼啸地方的豪族同样将武功视为家传绝学,以此来维持家族的利益和存续。
真定赵氏便是如此,无论是兵法还是祖传的《凌虚御风》功法,都概不外传,只有赵姓之人才能修炼。
如真定赵氏这般的地方豪族,虽然常常被王景看做是同一个阶级,实际上世家和豪族之间关系并不融洽,比如真定赵氏就不被冀州的儒门世家所接纳,赵氏在政治上也远不如世代有人做官的世家,因此赵云这等“武夫”,平日没少受到文官和儒士的歧视。
还有一点便是与胡人的关系,真定赵氏在北方和塞外异族有很多生意上的来往,因此更加倾向于与公孙瓒合作,免得自己的商路被截断,生意受打压时无人可以申诉。
在这方面,袁绍对乌桓和鲜卑等胡人的势力的态度是交好,汉人商队的利益受到侵犯,袁绍基本上不会出头。
而公孙瓒则不一样,公孙瓒向来都主张对胡人态度强硬,认为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反倒得到胡人的敬重和畏惧,不敢太过乱来。
这么一对比,真定赵氏选择押注公孙瓒便可以理解了。
因此其实在出发之前,赵云就已经和族中的长辈们悄悄商量过,投靠公孙瓒是符合家族利益的惟一选择。
同时赵家也希望傍上公孙瓒这条大腿,日后公孙瓒入主冀州,真定赵氏也好混个从龙之功,一步登天。
只是师出须得有名,满嘴铜臭说出去实在太难听,不得已之下,赵云也只能扯虎皮拉大旗,说是为国为民。
只要语气慷慨激昂一些,总归是能忽悠过去。
而赵云身边的赵氏子弟,也确实一个个被赵云的言辞所激励,热血上头,士气高昂,一个个喊着要去投奔公孙瓒,杀敌建功,扬名立万。
“子龙,那我们现在便去幽州吗?”
“不急,先去晋阳一趟。”
“啊?这是为何啊?”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吾等虽有勇力,却无称手的兵器,据闻晋阳盛产陨铁,最近又有一家名为奇巧阁的店铺,其出产之兵刃以坚固和锋利而闻名遐迩,吾等先去买上一些,再去投奔奋武将军不迟。”
赵云此话一出,众人纷纷赞同。
随后在哒哒的马蹄声中,赵云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远方天际。
而与此同时,王景也带着十二名剑卫,一路穿州过郡,回到了晋阳。
这一路走来,洛阳与河东地区便也罢了,在冀州和并州之间的道路,那可真是不怎么太平。
黄巾乱党,马匪山贼,甚至还有各种打着官府旗号抢劫的地方军队,乱世景象,将无序和混乱,彰显到了极致。
王景一路杀来,衣甲染血,倒是身上的锐气,愈加锋利。
晋阳郡,久未回来,看到曾经熟悉的城头,如今已经变了一副模样,王景的心情,也是感慨万千。
“主公!”
提前收到飞鸽传书,早早在城外等候的牵招,看到王景之后非常激动,急忙上前欲行大礼参拜。
王景却是跳下马来,将他扶起,笑着问道:“子经,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看见牵招,王景便想起了当初两人的第一次相遇。
那时候牵招正护送其师乐隐的尸体回去老家安葬,事后牵招果然依照约定前来投奔王景,而当时又恰逢张辽被董卓以离间计任命为并州牧。
王景顺水推舟,让张辽拿下并州,还特意任命牵招为雁门太守,前往辅佐张辽,一同坐镇北疆。
回忆往昔,牵招同样心怀感慨,看向王景的时候,更是啧啧称奇:“几年不见,主公变化不小,身上的威势,当真是越来越重了,已有霸主之气象。”
王景也笑着拍了拍牵招的肩膀:“看来主政一方,真的很磨砺人,比起以前,你沉稳了许多,人也变得更干练了。”
“这都是托主公的洪福,不然牵以弱冠之龄,岂有这样的机会?”
能得遇明主,牵招心中也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若非投奔王景,他岂能年纪轻轻就成为太守?
而且还是那种手握实权的太守,现在的他,甚至已经能与一些名动州郡的儒门名士平起平坐,不落下风。
这等权势,放眼天下,都是少见。
一边走向城门,王景一边询问牵招:“我要找的人,找到了吗?”
牵招刚想回答,一队骑士忽然自远方奔驰而至,为首之人,银枪白马,威风凛凛,虽然面容俊秀,眉宇间却有一股冲天豪气。
只是看上一眼,王景就知道,他要等的人,终于来了。
“此地便是晋阳吗?”
赵云和他身后的真定赵氏子弟,都被眼前这座边塞郡城的繁华兴盛所震惊。
宽敞笔直的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货架上来自天南地北的物件,更是让他们目不暇接,挑花了眼。
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擦踵,说不定一个不注意,都要轻易地迷失在这人山人海之中。
“都注意点,切莫走散了。”
赵云牵着马,出声叮嘱了几句,随后便好奇地打量起了四周,晋阳的变化之大,让他啧啧称奇。
堂弟赵兴心情有些激动,走到赵云身边说道:“晋阳郡不是边郡吗,几年之前好像还被白波军给攻打过,为何感觉比元氏还要富庶?”
元氏县,常山王国的治所,也是郡内经济第一的大城。
自始皇灭赵以来,发展已经超过了四百年,可无论人口还是繁盛程度,在赵兴等人眼里,都远远不及眼前的晋阳郡。
单单是全城的道路都是光滑整洁的地面,就让赵兴觉得难以置信。
赵兴身后,赵起和赵立两兄弟,使劲跺脚,踩了踩脚下平整的地面:“这么硬,是石头吗?”
“怎么可能,石板路我们又不是没见过。”
“如此浑然一体,不见接驳的空隙,又比夯土还要坚硬,你说不是石头是什么?”
兄弟四人中,赵世也参与争论,四人吵闹不休,就是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
倒是赵云经常在幽州和冀州边境游历,知道不少信息,见四人还在争执,便笑着对赵兴他们解释道:“你们别吵了,脚下的路面,据说是使用一种名为水泥的材料修筑而成。”
“水泥是什么泥!?”
赵云的话,让四人更感好奇。
盖因水泥这种东西,他们以前从来都没听说过。
赵云耸了耸肩:“我也不知,只是听说这水泥乃祁侯提供配方,由道人史子眇集合了一大批炼气士以炼丹秘术烧制而成,形如泥灰,掺水搅拌晾干之后,便能硬如砖石,端的是非常神奇。”
赵兴闻言大惊:“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赵起则是摇头叹息:“让炼气士来炼制?简直穷奢极欲啊,水泥这般妙用无穷,怎能拿来铺路呢,不嫌浪费吗?若是以此物修筑城池,岂不是更好?”
赵云倒是没这么多感慨,他这次带着族人出征,先到晋阳也是为了采购装备。
在王景的规划和牵招的运营之下,如今的晋阳郡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人口稀少,经济残破的北方边境小城了。
接手了大量来自河东的流民之后,如今的晋阳郡人口已经突破了五十万,而且拥有大量的工坊和工匠,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
其中煤炭和铁器,都是远销各地的拳头产品。
尤其是铁器生产,得益于高炉的技术日益成熟,炼出的熟铁品质十分精良,渐渐有了“晋阳铁器,甲于天下”的美誉。
整个帝朝的北方疆域,无论是辽东公孙度,还是辽西公孙瓒,又或者是幽州刘虞和冀州袁绍,他们全都派人在晋阳郡求购兵器,组建强军。
除了这些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之外,就连想要组建商队与胡人做生意的地方豪族,也喜欢跑来晋阳郡采购装备,无论是来自河东的食盐和抵御寒冷的毛料外套,还是晋阳本地工艺精良的刀剑兵刃,都十分抢手。
赵云也是慕名而来,想先在晋阳郡,把自己的族人武装起来。
而为了满足往来商旅的需求,方便外来客户在本地采购铁器,如今的晋阳郡,又多建了一座集市,专门用于出售铁器。
赵云带着族人走进铁器集市,顿时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只见一眼看不见尽头的长街上,到处都是悬挂着刀剑的铁匠铺,空气中飘荡着富有节奏感的锻打声。
忽然一阵凉风吹过,吊起的刀剑互相撞击,如同风铃一般,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这声音,是如此让人迷醉。
赵云先是在集市旁包了一间客栈住下,然后安排赵兴他们去四处打听铁器的价格。
几乎没怎么费功夫,赵兴他们兄弟几人就跑回来复命:“子龙,晋阳郡的铁器真是神了,不仅品质高,而且价格也不贵。”
赵起观察得更为仔细,因此打听到的消息也更详尽:“城内有名的铁匠铺不少,有些是原先从河东逃难过来的流民,有些则是这些年被张文远从鲜卑人手里救回来的工匠,听说晋阳郡还专门开设了书院来研究如何改良锻造工艺。”
“才短短几年时间,晋阳变化可真是大啊。”
兄弟几人数年前就曾经来过晋阳,却不曾想这里在王景的治理下,竟然有着如此大的变化。
赵起则是说道:“我已经问过了,晋阳本地现在鼓励发展冶铁产业,因此聚集了大量铁匠,但非得说哪家的铁器质量最好,那估计只有奇巧阁了。”
听到这里,连赵云都大感惊讶:“晋阳也有奇巧阁了?”
奇巧阁是由鲁方在洛阳所创立,冀州与之不过是一河之隔,因此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河北,就连远在常山的赵云,都曾听说过奇巧阁的大名,毕竟最近声名大噪的并州甲士,一身装备就都是奇巧阁所造。
“听说是墨家原本就在这里亦暗中持有不少产业,还有大量墨者,在奇巧阁成立之后,这里的许多工坊都被并入,成为了分部。据说采用了与洛阳总部相同的工艺和技术,锻造出来的刀剑,银光闪闪,能切金断玉,削铁如泥。”
赵起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知道其实奇巧阁内部,使用的其实是盛行于唐朝的灌钢法,这大大提升了金属的品质,能够更加轻松地生产出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百炼钢。
也正是因为如此,奇巧阁出品的武器,在这个时代,与传说中的神兵利器也没什么区别。
而在冷兵器时代,一件好的武器,往往能够大幅度提升武将的战斗力。
因此身为武者,谁不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件上品兵刃?
所以赵云连忙询问赵起何处才能买到一把百炼钢制成的兵刃时,赵起颇感为难地回了一句:“买不到,据说奇巧阁出品的百炼钢从来都是内部消化,极少有流出在外的情况。”
赵云闻言不禁有些失望:“难不成我要空手而归?”
就在赵云愁眉不展的时候,一道浑厚铿然的嗓音,在他耳边响起:“子龙因何烦恼?不妨直言,也许我能帮得上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