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有钱的董卓是怎么穷死的
作者:两尺   我在三国练神功最新章节     
    以金银财宝计价的话,董卓毫无疑问是当时的汉朝首富。
    出动军队洗劫了整个洛阳,还公然下令盗掘帝陵,董卓手里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可谓是堆积如山,为了装这些钱,他甚至专门修建了一座郿坞,用高墙壁垒来守住他的财富。
    可结果呢?
    闹到最后,西凉军明明很有钱,却还是“穷”死了。
    这是为何?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在他们朴素而愚蠢的视角中,金钱就等于财富,珠宝等于大量财富,然而这些东西真的是财富吗?争霸天下,靠的是这些金银珠宝吗?不,靠的是百姓们生产出来的物质储备,是粮食,是兵器,是战马。
    而这些东西,要么得用人去造,要么得请人去养,总的来说,全都被归于生产力的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资的能力。
    金银珠宝再值钱,也不过是一堆死物而已,如果仅仅存在仓库里藏起来,那就丧失了一般等价物的属性,不再是财富了。
    可若是把它们投入到生产之中,就能让整个产业链条都运转起来,变成一条能够源源不断流淌着财富和黄金的大河。
    所以董卓抢了一堆钱,最后还是在长安城里“穷”死了。
    而王景可不能让自己走上同样一条老路,对他而言,光是自己有钱根本没什么用,这钱得能拿到市面上,买到各种物资,才是真正的钱,不然就是一堆死钱,和存在仓库里的石头没区别。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王景已经看不太上家具产业中下游的盈利了,觉得保留一个原创品牌去薅狗大户的羊毛就够了,产业链条的中下游,那些辛苦钱血汗钱还是留给其他人跪着赚吧。
    他王景,堂堂祁侯,炎汉帝朝卫将军,当然是要站在把钱给挣了!
    王景和杨修分别之后,决定去玻璃场看看玻璃试制的近况。
    这家玻璃场还是在去年攻打兖州之前,就完成了整体的基建工程。
    自从振兴工业的任务完成之后,王景就获得了玻璃的配方。
    可这玩意儿放在古代,那是妥妥的高科技,不是随便在路边抓个人回来就能生产出来的,王景甚至找不到相应的化工人材来把配方变成实物,只能让史子眇这个炼丹狂人兼职当个半吊子的化学家,研究怎么把玻璃配方的完整工艺流程弄出来。
    从上一年的二月份开始,王景不得不从奇巧阁抽调人手,从工匠中选出了一批有天赋的人才,然后创建了化工、机械和冶金等好几个专业小组,由史子眇亲自担任组长的玻璃攻关组就开始试制了。
    此前史子眇一直都是炼丹炼得多了,烧东西那是无人能出其右,没有人能比他更懂烧大货!因此王景才会找到他来研发如何烧制玻璃,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对于此事,史子眇也是十分上心。
    自他从王景手中得到元素周期表之后,史子眇就把王景给当成了仙人转世,毕竟在史子眇看来,元素周期表这东西,蕴含天地法则,大道至理,岂是凡人能够凭空领悟出来的?
    若非王景坚定拒绝,史子眇甚至想把家里的道祖画像都给撤下来,然后把王景的肖像画挂上去,以表敬意。
    王景年纪轻轻的,自然不想自己被人裱起来挂在墙上,这种想想都觉得羞耻,所以再三禁止他这么做,还让史子眇很是伤心了一段时间。
    史子眇此人痴迷于研究不死药,总想着要修仙长生,看似极不靠谱,但在科研上却意外地专注和认真,担当化学工业的总工程师倒是挺合适的。
    经过一番调研,王景确认了工艺流程,想要制造玻璃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得有耐高温的坩锅。
    而在玻璃配方里,王景也特意提醒了史子眇最好使用氯化镁作为材料,可以造出耐高温的坩锅。
    这个技术眼下还没有,但史子眇带着几个会冶炼的匠人,成功按照配方上的要求,成功制造出来了一个。
    别小看这一点,要知道制造坩锅可是一种专门的技术,这技术要是掌握得不好的话,在使用中可是很容易爆炸的。
    也就是史子眇常年炼制所谓的仙丹,有着十分丰富的炸锅经验,换另一个人过来,能不能活着把坩埚造出来都是个问题。
    史子眇带人将造玻璃的坩锅弄成了闭口的样式,而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在冶炼过程中,玻璃液被煤烟污染,纯度下降。
    而炼制的原料,史子眇则是命令手下的工匠,去采集了一些出高质量的石英砂、生石灰和纯碱。
    石英砂在洛阳一带并不缺,拥有不少富裕的矿产资源,很容易就能采集到大量优质的原料,简单的选拣和洗涤之后就可以备用了,在这方面暂时没那么高的要求,毕竟又不是造芯片。
    至于纯碱,这玩意属于三酸两碱之一,是纯度极高的化工产品,别说史子眇只是个道士,就算他是个神仙,现在也弄不出来。
    所以史子眇只能自己通过实验,根据王景给的《化学》教材,弄了个应急的办法出来。而玻璃配方上面,也有提示。
    没有纯碱,其实可以用草木灰来代替。
    这其实也算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工艺了,在人类的历史上,玻璃出现得其实挺早的,并非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产物。
    古人在烧制东西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许多矿物存在高温结晶的现象。
    比如欧洲国家,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使用草木灰这种原料来炼制玻璃,当时这可是神秘无比的炼金术配方之一。
    而在长期的经验总结之后,欧洲的炼金术士就发现了,炼制玻璃的草木灰,以海草灰的效果为最佳。
    可惜洛阳有大河,却没有大海,史子眇弄不来大量的海草,只能就此作罢。
    随后史子眇想破了脑袋,又询问了许多工匠,以及在王景的提醒下,终于发现了使用芒硝来炼制玻璃,效果也非常不错。
    芒硝这东西,眼下也不是什么战略物资,属于花钱就能够买到。
    将芒硝买回来,稍微加热脱水,然后将石灰石、木炭按比例混合后放入坩锅用高温烧制,炼制出来的东西用磨盘磨细,放在水中搅拌溶解之后,再滤出碱卤水,蒸发干净就能得到纯碱。
    这办法过于费事,但没有海草,在王景占据青州等靠海的地盘之前,也只能这么先将就着了,反正造价昂贵的话,价格卖高一点就是。
    于是史子眇申请了一大笔资金,先弄了一座专门土法制纯碱的工场,生产出原材料之后,再用木桶运去玻璃场进行加工。
    在史子眇收集芒硝的时候,翟介也在行动,他把筑路队里最好的泥瓦匠都派过来帮忙。
    这些来自兖州的泥瓦匠人,他们的第一要务任务是造玻璃炉,使用的方法也十分古老,唯一的好处就是简单易行,冶炼不需要太高的温度。
    泥瓦匠们见管事的人工钱给得足,所以他们干起活来格外卖力,比他们以前给官府服徭役时积极多了,没几天就加班加点地造好了两座大炉子。
    第一座炉,形状稀奇古怪,有拱顶,分燃烧室和烧结室,这玩意儿就是用来烧结材料的,玻璃的原料,都要在这个炉子里面烧结成玻璃熔块。
    而第二座炉,则是很普通的圆形,由三个室构成。
    低室用来加火燃烧的,中室的外墙上开有个拱形口,是用来放入玻璃坩锅的,坩锅放入之后就把这些口用土堵住,只留一个口。
    中室的顶部中央是个方形的开口,热量可以从这个开口流入最上面的高室。
    而高室后面,又有一道口子,开向外面,这地方其实是陶制的退火坑道,玻璃制品完成后就放在这里逐渐冷却退火。在讨论阶段,光是炉子的造型设计问题,就让史子眇的发际线上移了不少,因为参与进来的工匠太多,任何一种设计,最后都会得到无数的改进意见。
    有的甚至彼此冲突,让人头秃。
    万幸还有玻璃配方可以作为参照物,让史子眇不至于像个盲头苍蝇一样心中没底。
    最后炉子还是造出来了,史子眇在玻璃炉的构造上,搞了不少新设计,将内膛砖和炉外砖之间,加砌了一层硅藻土保温砖。
    这方法很巧妙,成功使得炉壁厚度大为增加,但是起到的保温效果能大量的节约燃料,算是一次成功大纲工艺改良。
    而考虑到配方上面专门提及了炼制玻璃所需要的温度很高,史子眇在圆形炉的顶部中央的高室外头又额外加了一个陶瓷管道。
    这个管道的作用,就是为了将排放的热空气导入预热室,供应鼓风机进行热鼓风。
    完成了这个改进版本的玻璃炉之后,史子眇便继续带领整个由道门炼气士组成的化工团队开始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
    不仅如此,因为炼制玻璃的时候需要用到不少机械装置,史子眇还和翟介所管理的墨家机械组联起手来,一起协同合作,开始烧制玻璃的试验。
    第一次烧制过程太长,以至于最后坩锅里的固体原材料终于成了黏糊糊的玻璃浆。
    史子眇还找人按照配方提供的技术思路试着吹了一次,结果吹出来的东西奇形怪状,乱七八糟,别说不成人形,简直是什么形都不成。
    “这东西哪能卖啊?”
    史子眇看到眼前这些形状迥异,气泡很多,颜色也发绿的玻璃器感叹起来。
    这玩意儿跟王景描述的实物差距太大了,让史子眇觉得辣眼睛,帝朝的达官贵人虽然人品不咋地,可审美还是在线的,喜欢的都是精巧细致的玩意儿,粗制滥造的东西,材料再好也只会被他们嫌弃。
    毕竟炎汉帝朝四百年江山,世家豪族哪个不是累世传承?
    他们可不是暴发户,不会戴着满身的大金链子出门,那样太跌份儿了。
    而玻璃制品也一样,想要把玻璃卖上高价,瑕疵就必须尽量减少,否则根本竞争不过那些工艺精美的珠宝玉器。
    “气泡的问题,主公给的配方中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用搅拌法来解决。至于颜色杂乱,配方里也说了,只要能加入二氧化锰即可,生产出来的玻璃会变得透明如水,保证没有瑕疵。”
    史子眇的其中一位弟子显得胸有成竹:“至于吹制水平太烂的问题,我觉得这就得让工人们自己多多练习了。”
    “二氧化锰,你给变一个出来?”
    史子眇翻了个白眼,元素周期表他已经背完了,而且因为觉得将元素周期表领悟通透之后,说不定能够白日飞升,所以他学得很认真。
    可这不代表他能把任何一种元素变出来,很多元素他知道是知道,可怎么炼制却是两眼一抹黑。
    比如据说自带灵光的铀,他就不知道这种蕴含莫大威能的天材地宝要如何提炼。
    “就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嘛。”
    弟子也的确不知道这会要上哪里找这个二氧化锰,这玩意儿拿出去问别人,估计能把人给直接问傻。
    翟介捏着下巴,若有所思,随后说道:“照我看啊,其实根本不需要用到那二氧什么化锰的,它在配方中起得就是氧化剂的作用,而根据主公编撰的《化学》一书中的记载,氧化剂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那什么硝酸钾不也是一种氧化剂,要不我们加进去试一试?”
    硝酸钾听着很复杂,实际上就是硝石。
    这玩意儿吧,其实很好找的,不说漫山遍野都是,但稍微花点小钱肯定就能买到手,因此很快就弄来了不少。
    史子眇根据翟介的提议,尝试了几次之后,终于在前几天做出了无色的玻璃,并且还将这个好消息悄悄汇报给了王景。
    玻璃,在无数的穿越故事中,都是捞金第一的神奇宝贝。
    虽然有些情节过于夸张离奇,可实际上玻璃制品的盈利确实极为惊人,而且对于现代科学的推动作用更是超乎想象。
    哪怕只是作为珠宝首饰来卖,玻璃也很受市场欢迎,别以为只有女人才喜欢亮晶晶的东西,实际上就算是男人,也喜欢!王景接到了这个好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赶过来验收,虽然史子眇弄出来的第一块玻璃中,含有大量的气泡,密密麻麻一大片,视野都被模糊了。
    虽然弄成这样也不影响具体的使用,可却严重影响颜值。
    要知道,颜值往往决定了一件事物的价值。
    不过早期玻璃制品,有偏色和气泡都是常见的现象,王景见惯了现代玻璃器晶莹透明的,眼前的的初代产品对他而言还是略显粗糙了,可在史子眇眼中,这样的宝贝,简直就是天赐神物,比以前皇家工匠炼制的琉璃牛逼多了。
    晶莹剔透,闪闪发亮,完美无瑕!可惜王景还是不满意,叮嘱史子眇说道:“品控做得不错,但仍需再接再厉,继续研发更好的技术,你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消除玻璃中的所有气泡。”
    气泡的存在,绝对是玻璃制品最大的瑕疵。
    有气泡和没气泡的玻璃,完全就是两种价格。
    前者只能当日用品卖,后者却可以当成奢侈品去割有钱人的韭菜!史子眇挠了挠头,露出无奈的表情:“配方里有提到如何消除气泡,但是那得加入一种叫澄清剂的东西,可这东西我找遍了全洛阳也没找到啊。”
    王景拿着配方研究了一下,发现里面提到的一种澄清剂,居然是砒霜。
    砒霜此时还只是在庐江一带小范围流传,真正出名还得等到东晋,所以史子眇能在洛阳城找到才见鬼了。
    不过史子眇不知道砒霜,却是知道砒石,这东西炼丹的时候没少用到。
    砒石经过升华提炼,就能得到白色粉末状的三氧化二砷,这种精制品因为白如霜雪,因此得名砒霜。
    而史子眇一听到要用提炼过的砒石,也是眼珠子一瞪:“啊?砒石可是剧毒之物,经过提炼毒性更高,真要用这玩意儿制造玻璃?”
    砒霜可是能毒死人的剧毒啊!
    做出来的玻璃拿去贩卖,要是死了人,算不算谋财害命?
    不过眼下王景安排了任务,史子眇也只能尽力完成,所以他最后还是买来了砒石,将其炼制成了粉末状的砒霜,当成澄清剂来使用,直接加到了玻璃液之中。
    当砒霜进入玻璃液后,由于高温而生成蒸汽,这些砷蒸气在玻璃浆中是以大气泡的方式存在的,大气泡在搅拌玻璃浆的过程中会逐渐吸收分散在周围的气泡,最终居然就这么将气泡顺利带走。
    眼见这种方法的确是可行的,史子眇忍不住发出惊呼:“太好了,居然真的能行!”
    虽然工艺流程确实是没问题,但是别的问题又来了,在灼热的玻璃液中加入砒霜,升华成剧毒的砷蒸气,这个生产过程简直太恐怖了,多少人命够往里填的?要知道,眼下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防毒面罩。
    只需一个操作不当,整条生产线上的工人全都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