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花开有序,花落有时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最新章节     
    面对武则天的咄咄相逼,牡丹心下一横,决意大胆谏言一次。
    原本对这夺嫡之争,牡丹一直不愿插手,因为历史早已注定,万般都是徒劳。
    可眼下这个情形,她已经无法置身事外。
    想到周真人骂她的话,想到父亲家人为维护李唐的牺牲,就算为了自己这裴家之女的身份,也勇敢一次吧。
    不管有无作用,也算她出的一份力,让立嗣这条路上,少一些无谓的牺牲和鲜血。
    牡丹稍作沉吟,打了一个比喻。
    “陛下,在牡丹看来,如果说大唐是一颗树,武周就是这树上开出的最娇艳的花。花开有序,花落有时,天时国运,皆有定数。”
    “大胆!依你这意思,我武周王朝终究还是依附大唐,终会一朝凋谢,一代而亡?”
    “陛下,武周本就是在大唐之上建立,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且,陛下的儿孙也都是李唐后人,这也是无法改变的血亲啊。”
    “你……”
    武则天一时语塞。
    看来这武牡丹身上终究还是流着裴家的血,虽不似裴炎那般迂腐倔强,只是也是个不怕死的。
    “朕偏就不信了,什么天时国运,你且说说,为什么我武周帝国就不能千秋万代?”
    武则天干脆又坐下来喝茶,看看这素来伶牙俐齿的武牡丹,今日能说出什么天花乱坠来。
    “陛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灭之朝。”
    “纵观前史,从开国皇帝的励精图治,到各种中兴变法,再到末代皇帝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一个王朝的由盛转衰是必然规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这就像人的生老病死,是天道使然,多少帝王都渴望长生不老,千秋万代?可哪位是真正实现了?”
    “别的不说,只说举办过封禅大典者,前有秦皇,后有汉武。”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渴望求长生不老,帝业千秋万代,可秦国不过两世而亡……”
    “汉武帝何等英武,雄才大略,晚年却爆发巫蛊之乱,血流成河,差点酿成大祸……”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们总是太过于执着于眼前,其实跳脱出来,从长远来看,在历史长河里,谁都是沧海一粟, 哪有什么千秋伟业?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不过是给后人留下一些谈资和名声。”
    “牡丹发现,凡青史留名的圣君,无不将人心向背作为政权稳固的基础。如果勤政爱民 ,纵使王朝短暂、昙花一现也能千古流芳,如果祸国殃民, 不过是留下千古骂名……”
    牡丹说到这里,新茶已经煎好,双手给武则天奉上一杯。
    “陛下,您本就是旷古未有的女帝,如今百姓富足,民心归一,足以千古流芳,被后世称颂。”
    “ 所以, 武周帝国昙花一现又如何?昙花之所以珍贵,就因为其短暂璀璨……”
    牡丹的这些话,连消带打,时刻不忘吹捧一下武则天,让女帝的火气倒是不大好发出来了。
    武则天不由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能将短命王朝说的如此清新脱俗,倒真是难为牡丹了。
    武则天一边品茶,一边仔细端详着牡丹。
    真不知道在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女心里,怎么会有如此独特的见解。
    武牡丹胆识过人,伶牙俐齿她早就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和牡丹谈论政治。
    原以为她什么也不懂,没想到在诗才文华的背后,还博古通今, 藏着这么一副通透的眼睛……
    最为难得 的是,牡丹那小小年纪,竟有大局观,大气魄,这一点着实难得。
    可以说,牡丹和她师父上官婉儿相比,也毫不逊色。
    武则天向来是个惜才之人,此时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牡丹。
    原本,当牡丹执意闯殿,要为周真人求情,她是动了杀心的。
    如今却又迟疑了。
    杀了她,如此才华横溢的才女,未免太可惜;留着她,这个牡丹太过有主见,任性自在,恐怕不会像上官婉儿一样为她所用……
    想到这里,武则天决定再试探一下武牡丹。
    “昙花一现,我看未必。谁说朕就一定会传位给儿子?承嗣说得对,自古未有传位于异姓者,我武周帝国的皇位,自然是由武家子侄来坐……”
    “陛下……”
    “你不要再说什么姑侄太庙祭祀之事,那一套我早听腻了!”
    “陛下,在牡丹看来,如今国储之事,不是姓甚名谁的问题,也不是太庙祭祀的忧虑,而是谁能接得住这江山的问题。”
    武则天看了一眼牡丹,没有说话,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国之明君,民之大福。如果武家子侄既有社稷之才,又广得民心,想必陛下早就不用为此忧虑,天下臣民更不会为此日夜悬心……”
    “怕只怕他们不得民心,难堪大任。届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何谈千秋大业?陛下,这江山社稷交给他们,您真的放心吗?”
    武则天沉默不语。
    牡丹的话,戳到了武则天的心事——武家子侄难堪大任,她早已看清,只是不愿承认。
    “如此说来,在你心里,旦儿将来会是个好皇帝?”
    看着武则天探究的眼神,牡丹略一迟疑,心中有些隐约的惊惧。
    这是一个十分烫嘴的问题。
    自己刚说过武家子侄非社稷之才,如今再说武旦平庸,那无疑是断了他的帝王之路;可说武旦精明,又会让武则天心生忌惮。
    “皇嗣乃天潢贵胄,并未庸碌之人,只是仁孝于心,性情淡泊,以天下为先 ,社稷为重,并不在意帝位皇权。”
    “再者,陛下您是明君,天下由您掌管,国富民强,是百姓之福,也是朝廷之福,皇嗣自然落得清闲。”
    牡丹小心翼翼的斟酌着说辞,对于皇嗣武旦,既不能贬低皇嗣,也不敢过于夸耀……
    其实此时她想起了一个人,就是不日之后的盛世天子李三郎……
    两个人说的正热闹,武旦和太平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