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宫苑总监钟绍京,太平公主还算有些交情,甚至于他有些恩惠。
钟绍京,幼时家贫,出身卑微,独独在书法上颇有成就,也因为写的一手好字,早年受到武曌赏识,得以入京事职。
武周之时,东都洛阳,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如今的长安城,太极宫的门榜、牌匾、楹联等,也大多是他的墨宝手迹。
太平公主是个惜才爱才之人,素来礼贤下士,不惜以重金招揽人才,笼络人心,钟绍京的一手好字,自然也被她看到了眼里。
此外,因为钟绍京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等真迹数百卷,太平公主颇为仰慕,偶有拜访,出手阔绰,对他多有接济。
不过,钟绍京不擅交际,不喜逢迎,官运一直平平,年近花甲依旧是个不入流的小官。
尤其李显登基之后,韦后一手遮天,不喜舞文弄墨的韦后,自然不会欣赏前朝旧臣钟绍京。
几年前,朝廷从洛阳搬回长安,也迎来了一波人事调动。原本钟绍京并是不受帝后器重,是太平公主看他年岁已长,这才给他荐了宫苑总监的官职,掌宫苑内馆园池之事。
这本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五品闲职,也只是太平公主的一时善意,没想到今天,这个宫苑总监钟绍京,竟成了他们起兵的关键……
也正因为之前的这些交情,对于拉拢钟绍京入伙,太平公主还是很有把握的。
她当即找出几幅珍贵的字画,以求墨宝之名,打发薛崇简去了禁苑密会钟绍京……
——
在太平公主的大力支持下, 在刘幽求的精心谋划下,在李三郎不辞辛苦的串联下,兵变一事终于有了眉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眼下就等王副将在万骑那边打探的消息了……
三郎相信,总会有个合适的时机。
不过,在忙碌准备之时,三郎心头一直有个心结——那就是牡丹。
他怕起兵之时刀枪无眼,乱军之下伤了牡丹;更怕韦后狗急跳墙,对牡丹不利。
所以,虽然起兵在即,他还是想先想办法把牡丹救出来。
只是,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刘幽求等人的极力反对。
为了一个女子,万一惊动了韦后,那时候打草惊蛇,那就前功尽弃了……
国难当头,大局为重——面对众人的极力反对,李三郎也不好坚持。
人心齐,泰山移,眼下他需要众人齐心协力、目标一致,不能因为这个事情打乱军心,延误了整个计划。
无奈之下,三郎想到了高力士。
想当初神龙政变之时,他就拜托过高力士,请他帮忙保护牡丹,如今只能再麻烦他了。
同样,太平公主也有此意。
毕竟林远被韦后和李裹儿关在宫里,这让太平公主十分不悦,也十分不安。
但太平同样不敢因为自己的这点私心,破坏了整个大计,所以也只能暂时隐忍,通过高力士给林远传递消息,让他提早防备。
于是,薛崇简这个传话筒,又寻了个由头进宫了……
还不等高力士那边传回消息,这一天,临淄王府上来了一位投诚者。
此人正是宗楚客的好友,韦后的党羽——兵部尚书崔日用。
原来,韦后一党有人反水了。
——
距离先帝暴亡仅仅十八天,韦后那边已经急不可耐,开始抢班夺权了。
宰相宗楚客甚至列出了一个绊脚石名单,计划在近期内一举除掉。
听说那个名单上面,少帝李重茂,安国相王李旦,太平公主赫然在列。
崔日用一看,这动静闹的未免有些太大了。
要知道,当初武曌夺权称帝,尚没有把李唐皇族赶尽杀绝,韦后如此莽撞行事,很可能是自取灭亡。
在崔日用看来,韦太后如今应该宽待相王和太平公主,和李唐皇族相安无事,胁挟天子令诸侯,临朝摄政,这就是最好的局面。
可惜,人都是不知足的,成了皇太后的韦氏,在众人的鼓吹下已经忘乎所以,急着做女皇了……
对此,崔日用完全不赞同。多少年了,女皇也就出了武曌一个,哪能是个女人就能但皇帝?
再者,和武曌的英明才干相比,韦后实在差的有点远了。
所以,崔日用丝毫不看好此事,他有种强烈的预感,韦后这条船很快就要沉没了。
崔日用担心殃及自己,所以决定提前给自己寻条后路。
就在这时,他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临淄王李隆基要举事,特意前来投奔,以此情报换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
说起这个崔日用,李三郎早有耳闻——他乃进士出身,因攀附宰相宗楚客,遂成为韦后的亲信。
在三郎看来,此人虽立场不定,但眼光很准,最善见风使舵。
他和上官婉儿一样,这些年浮浮沉沉,经历那么多的政治风浪,总能给自己找到一搜安全停靠的船。
毕竟是兵部尚书,又是韦后亲信,对于崔日用的反水,三郎心中隐约有些欣喜。
至少,这说明了人心背向。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三秒,瞬间惊出一身冷汗——自己起兵的消息是如何走漏的?崔日用又是怎么知道的?
看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捂得再严实,也难免有透风的时候。
还好崔日用选择反水,如果他将此消息直接告诉了韦后,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李三郎再也坐不住了。
此时再追究那个走漏消息的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既然崔日用都知道了, 别人那里怕是也瞒不了多久,而这些事情,也早晚会传到韦后的耳朵里。
未免夜长梦多,还是及早行动,否则等韦后有了准备,那就功亏一篑了。
想到这里,三郎长叹一声。
原本他还有一些顾虑,想等等高力士的消息,看看能不能先救出牡丹,再行兵变,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
李三郎很清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兵变一事,已经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