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收郭嘉(六)
作者:梦随本心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最新章节     
    刘隅这番话说的真诚无比,没有丝毫迟疑。
    他有着两千年的记忆,对于这个时代的一些大事件,早已经知道了结局。所谓的预见性,不过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推演。
    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如今的走势,和他记忆的大致不差。
    他只需要淡定说出结果,就能让众人大为震撼。
    即便如此,刘隅也没有自信,能在这里战胜这些时代的佼佼者。
    他们能在芸芸众生中,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绝不是一句牛逼就能够概括的。
    郭嘉看着愈发真诚的刘隅,心中也不禁有多了一份好感。
    俗话说的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很显然刘皇叔不但对于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还对于身边的人有一个定位。这一点对于一个贤主来说很重要。
    不论郭嘉还是任何一个大才,都不希望自己投奔的主公,太过愚蠢。
    可若是太过聪明,样样精通,同样让他们头疼,在他麾下效命,自己根本就没有展示的机会,只能乖乖的效命。
    这显然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他们选择一个主公,并不像清末的奴才,更像是一个联盟,他们希望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能够影响深刻影响自己主公的决定。
    像刘隅这种聪明多才,而又短板的人,正合适。
    刘隅知道自己的目标,又清楚自己短板,自然会招募人来补齐自己的短板,而这一切就是他们的机会。
    “袁本初占据的地理远比皇叔有优势,所以皇叔如果想要战胜他,就不能一味在雒阳长安两地,默默发展。还要在袁本初抽不出身时,东出雒阳,建功立业。”
    刘隅听到出神,身子不自觉向郭嘉移动了一些。
    刘隅虚心求教的神态,落在郭嘉眼中,很是受用。
    “豫州自古都是天下之中,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不论袁本初还是曹孟德都对此地,虎视眈眈,袁公路虽然暂时豫州大部,名不正,则言不顺,并不能长久。主公据雒阳,观豫州,趁乱局,步步蚕食。”
    “徐州牧陶恭祖年老体弱,能力有限。北方有曹孟德,袁本初,南边有袁公路,这些人无以不是世之枭雄,也都对徐州虎视眈眈,皇叔对他多加恩义,收揽其心。等到各路诸侯攻打徐州时,皇叔就派兵营救。陶恭祖内不能安徐州,外不能御强敌,又感于皇叔仁义,他会怎样做?”
    “让徐州。”
    “不错,皇叔只需要许他儿孙富贵,陶恭祖必然心甘情愿,让出徐州。到时候,皇叔领地千里,横跨东西,坐拥雒阳,长安,豫,徐等地,向南结盟刘景升,消灭袁公路。只有这样,皇叔才能从实力上不弱于袁本初。
    “一旦冀州有变,皇叔可起三路大军,攻打袁绍。一路出长安,攻打并州,一路从徐州,攻打青州,皇叔可亲率大军,东出雒阳,直取冀州。三路大军齐发,必然能一举击败袁本初。到时候,他们退无可退,只能退往幽州。”
    “皇叔占据冀州后,宣布休养生息,停止刀兵,袁本初必然松懈,此时皇叔可派一员大将带领轻骑,日夜兼程,必能一举平定幽州。”
    “皇叔平定幽州后,足以收拢甲士百万,到时候,只需要花上一两年,操练水军,就可以出兵荆州,扫平天下。”
    刘隅听到热血沸腾,要不说这个时代谋士牛逼呢,足不出户,就能把天下的局势了如指掌,关键还能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分析的头头是道,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别管能不能成功,人家的谋划,你也根本挑不出任何破绽。仔细思考过后,还都有可操作性。
    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看以后的条件成熟不成熟。
    就像诸葛孔明的隆中对,刘备占据西川和荆州之后,待天下有变,可以分两路大军进军中原,讨伐曹操,恢复汉室。
    先决条件说的很明白,有荆州和西川之后,还得天下有变,恢复汉室的条件才能实现。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荆州不但丢了,天下还没有变化,那不能恢复汉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隅猛地站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郭嘉面前,拉着郭嘉的手,脸上带着狂热的笑意。
    “奉孝之言,正合我意。”
    刘隅激动之余,一句戏文涌入了他的脑海。“天授奉孝于我。”正要说出口,突然想到人家郭奉孝好像还没答应归顺自己呢。
    咳咳咳,稍微有点尴尬。
    “听奉孝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恍然大悟。若奉孝不嫌我名微德薄,还请奉孝前来相助。如能得奉孝相助,何愁大汉不能中兴。”
    “我性情惫懒,目无法纪,实在不能为皇叔效命。”
    郭嘉的回答,出乎刘隅的预料,按照他的猜想,郭嘉把天下大势一分析,也算是他才华的展示,他才华展示完之后,自己放低姿态,吹捧对方几句,他就会顺势答应归顺。
    谁知刘隅按照自己设想的剧本往下走,却发现郭嘉不按套路出牌。
    走不下去了。刘隅在心中暗自思索。
    突然之间,他表情悲戚,双目含泪,眼泪如同不要钱的珠子,顺着他的脸颊流下。
    “奉孝不出,如苍生何!”
    说完,泪如雨下,不能自已。
    郭嘉看刘隅态度诚恳,心中早已经心动,此时见刘隅这般说。他也在心中下定决心,俯身下拜。
    “皇叔若不弃,我愿效犬马之劳。”
    刘隅一听,瞬间止住了眼泪。他拉着郭嘉的手,久久不放开。
    “我得奉孝相助,胜过十万雄兵。”
    说完,让人重新摆上酒宴,开始痛饮。
    三人喝到半夜,郭嘉和满宠起身要告辞。
    刘隅本想和郭嘉秉烛夜谈,抵足而眠,谁知被郭嘉拒绝,他不好强求,只要让两人离去。
    刘隅送到府门外,看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暗自欢喜。
    直到两人在黑夜中隐藏了身影,他才缓缓回府。
    黑暗中一个兴奋的声音缓缓响起。
    “伯宁,刘皇叔才是我真正的主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