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这就叫做惊喜
作者:最夜花   我在红楼改气数最新章节     
    水面上撑来一只瓜皮小艇,小艇后面拖着一只竹排,竹排上绑着一只竹架子,上面挂着许多纸皮卷筒。
    所有引信都串在一起,被瓜皮小艇上的人一下子点燃。
    顿时,铺天盖地的焰火腾空,都是九龙入海、百鸟出巢、双飞蝴蝶之类,放得满天星火流光。
    众人惊喜莫名,除了妙玉,都站到游船窗边观看。
    不多时,烟花放毕,众人说笑着正要转回身继续入席。
    却不道那焰火还沿着引信,一路又燃烧开去。
    忽然间,一齐火发,原来方才影绰绰看到的黑乎乎山头似的东西,竟然是十几座丈许高的鳌山灯。
    此时突然通明透亮,一派金光照彻水底,华彩非常。
    这鳌山灯其实乃是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上面挂着许许多多龙凤虎豹、神仙人物形状的各式彩灯。因为鳌山乃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圣山,是以寓意尤其吉祥。
    但这巨大的鳌山,是靠每一盏花灯中的灯烛点燃,才能大放光明,像这样一瞬间突然全部点亮的,委实新奇。
    妙玉一向高傲冷淡,此时也忍不住起身,来到窗口观看。
    连见惯了宫中元宵灯会的戴权都惊呼不已:
    “这是什么神仙法子?竟能一下子全亮了?”
    茱萸骄傲道:
    “我知道啊,这是琏二哥出的主意。
    用引信连着所有的蜡烛,还要在每个烛芯上蘸好硝磺,只等引信上的火一到,立刻就一齐点着了所有蜡烛,可不就一下子全亮了?”
    戴权两手竖起大拇指,堆着满脸笑容向茱萸奉承道:
    “真真儿是水晶心肝儿玻璃人儿才能想出这样绝妙的法子!妙极!妙极!
    我也要学了这个法子去,回头等元宵灯会上,必定能得个大大的红包赏赐,到时候我好好谢谢茱萸郡主。”
    茱萸白了他一眼:
    “谁稀罕。”
    .
    安慧仙师微笑定定望着灯火璀璨的鳌山,轻轻念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顿了顿,又低低念道: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她想起当年观灯时的欢乐,又想起这十几年来幽居道观的凄凉,竟不道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再看见如此璀璨的花灯,心中一时悲喜莫名。
    .
    鳌山点亮之后,那驮着鳌山的船便呈半圆形散开。
    顷刻间,又有人从鳌山边上撑出四座大竹排来。竹排上面的架子上也点燃了许多琉璃八宝宫灯,照得竹排上一片灯火通明。
    此时乐声大动,吹拉弹唱,正是一番开场吹打。
    原来这四座挂着灯的大竹排,乃是个水上戏台!
    .
    开场吹打之后,有乐手的两只大竹排朝两边一分,停下锣鼓,改为萧管细吹。
    重新又撑出两只挂着琉璃灯的小竹排,上有站在麈尾扇上的汉钟离,和站在葫芦上的李铁拐,随后,又有张国老踩着简板云筒,曹国舅站立檀板,吕洞宾足踏宝剑,韩湘子履于玉笛,蓝采荷端着花篮,何仙姑蹬住抓篱。
    最后王母娘娘手捧蟠桃,践祥云而来,从小船登上灯火通明的鳌山,此时八仙齐唱“寿筵开处风光好”,正是寿宴大戏《蓬岛诸仙赴婚桃大会》。
    如此灯火辉煌的场面,仙气腾腾的戏文,背后衬着浩浩荡荡的湖水,清空朗月,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贾琏招呼众人入座看戏,叫了几声都没人搭理,个个都看得呆了。
    只有贾琏这个看惯了夜晚电灯明亮的现代人,才觉得这样的夜间水上灯光戏曲表演算个毛毛雨。
    及至又唱了一处《金山寺》里的《水斗》,有白蛇、青蛇与各色水族在烟波浩渺间精彩打斗,看得在座众人连酒杯放到唇边都忘了饮。
    安慧仙师今日兴头十足,又亲自点了一出《红梨记﹒亭会》,边听边用手中的拂尘杆子在桌上敲着,颇有些忘情。
    第三折戏唱完,安慧仙师虽意犹未尽,但还是说道:
    “今日实在是尽兴得很,时辰不早,也该回去了。”
    茱萸立刻噘着嘴道:
    “我还没瞧够呢。”
    安慧仙师嗔道:
    “兴起而来,兴尽而归,也该有个限度。若只一味由着性子,多少才是个够呢?”
    茱萸一翻眼皮:
    “那好吧,今年就这样了,明年还要更别致有趣的。”
    妙玉斜了茱萸一眼,没有说话。
    安慧仙师让贾琏先打发走了戏班及灯船,同时关了二层上的窗户,游船准备返航,又向戴权道:
    “我一个出家人,按说不该有这样的热闹,这都是劳内相大人记挂着,我这是僭越了。”
    戴权连连摆手谦虚,安慧仙师见贾琏回来,又向他道:
    “人家生日热闹,唱戏常有的事,却从没见过今夜这么好看热闹的。劳你多操心了,委实感激。”
    贾琏正要也说些谦辞,茱萸又来插话:
    “母亲不必谢他,等回了京城,我叫哥哥谢他。”
    安慧仙师笑道:
    “我谢我的,你们谢你们的,各有各的谢法。”
    .
    话音未落,忽听得外面传来嘈杂之声,其间有人大吼大叫:
    “蟠香寺的尼姑在这船上聚众银乱,赶紧停船!官府搜拿来了!”
    座上众人都大惊,下面有人急忙来说:
    “可来不得了!外面忽然来了十几条船,围着咱们的船不让走,上面都是衙门里的人啊!”
    什么?
    衙门?
    旁人还没怎样,妙玉已经瑟瑟发抖:
    “又是邹森……他……他还不肯罢休。”
    茱萸“腾”地站起身:
    “上回我没赶上,这回茱萸小爷绝不放过他!”
    说着就要往外冲,被贾琏一把抓住,因为他已经从窗户缝隙中看到了外面的情形。
    邹森搞不来那么大的动静。
    今天来搞事情的,一定的姑苏知府树郁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