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孔家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没有贪污?
作者:恬舟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3天后。
    紫禁城御书房内。
    “皇爷!直隶王明佐求见!”王德成轻声提醒这写东西的张启恩。
    “嗯!稍等!”张启恩此时正在构建原子能工业体系。
    就在昨天,张启恩特意回了趟海城,给特思拉和他的数学家女朋友劳拉主持了婚礼,如今外国科学家里,只有特斯拉是一心一意的留在神州了。
    爱因斯坦,张启恩是不指望了。
    因为最近安全司朱九山经常报告,爱因斯坦和一些美利坚人接触频繁,同时,张启恩也加大了对爱因斯坦的限制。
    此时,门口站岗的江百里、蔡寅、张校淮看着已经写了一上午东西没有休息的张启恩,无比的感慨。
    尤其是蔡寅,他可是坐不住的主,要是让他四五个小时在案桌前写东西,他是写不出来。
    “来人!”
    此时,屋内传来了张启恩的声音。
    “到我了吧!”江百里激动道,一旁的蔡寅也点点头道:“下一个是我!”
    江百里急忙跑进屋内,敬礼道:“陛下!”
    张启恩没有抬头,而是将刚刚写好的文件,装在一个密封袋内,封好口后,说道:“这份文件送去安全司,让他们送去特思拉实验室!绝密!”
    “是!”江百里敬礼道。
    张启恩看着人离开后,这才起身活动起筋骨。
    接过一旁王德成递来的茶水,一口都没有喝完,说道:“叫王明佐进来,我差点又给忘了!”
    “是!”
    一会功夫,王明佐便笑盈盈的跑了过进来。
    “陛下,大喜啊!”
    “哦,何来之喜?让你一个省督亲自跑来贺喜!”张启恩招呼着让王明佐坐下说。
    张启恩的办事内,是有两排凳子的,方便来的大臣坐着说话。
    但大家都不敢坐完,只敢屁股坐三分之一,并挺直了腰杆。
    “孔阜县!土改了!”
    “嗯?”张启恩起初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拿起茶杯的手,又缩了回去,问道:“你说什么!哪里土改了?”
    王明佐急忙起身作揖道:“陛下,孔阜县今天土改了!孔令煜等人已经被当地组建的农会打倒了,孙宝成亲自坐镇,保护文物。”
    “哈哈哈哈!”张启恩叉着腰笑了,这些天他可是被这个最后几个钉子户,愁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好消息不就来了吗。
    “快给我细细说说!怎么就土改了,完全没有任何风声啊!”张启恩说着看了一眼一旁的一名卫兵,他是情报司的人,此刻也闷逼在原地。
    王明佐兴高采烈的说道:“原本我常山县衙的一个聘请官屈丹,
    他的堂弟是孔令煜的管家,本来屈丹是去孔家买粮食的,谁知道两人一拍即合,直接在当地拉起了打到孔家的大旗。”
    当时,那管家和屈丹一合计,屈丹去找了济城警司衙门,当地警司觉得事情太大,就带着屈丹找了司法衙门。
    这一来二去,就耽误了2天时间。
    最后,是惊动了孙宝成,这才在孙宝成的批准下。
    有了省督的撑腰,屈丹带着他堂弟,联合孔家的佃户、家丁等等几百号人,全部起来打倒了孔家。
    如今,齐鲁的报纸媒体蜂拥而至,在抢着拍孔令煜被绑着的照片。
    同时,也将前些年孔令煜勾结倭寇,给倭寇提供粮食,以及引导倭寇去祸害隔壁县的事情,被扒了出来。
    孔阜县的百姓虽然知道孔令煜保护了他们,但也不领情,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情不是他们齐鲁汉子干出来的事情。
    “军队没有人参与吧!”张启恩问道。
    王明佐摇摇头,“请陛下放心,孙宝成有分寸,也和我及时沟通了!此时就南方有消息传来,要死保孔家,说这是读书人的脊梁。”
    “哦!”张启恩冷笑一声,道:“那就打碎这个读书人的脊梁,我不反对孔子,但我也绝不允许有人玷污孔子,哪怕是他的后人也不行!”
    张启恩接着说道:“如今的孔家,从宋开始,就是应了那句话:世修降表,从不御外!恶心至极,玷污了圣人门楣!”
    王明佐也是认同的点点头。
    此时,内阁成员、六部官员全部请求觐见。
    张启恩摆摆手,让王德成去打发了,并写下了“世修降表,从不御外”八个大字,让王德成拿给朝廷官员和报社。
    孔子的倒下,他要扶持百家的起来。
    “陛下!那孔令煜?”王明佐试探的问道。
    张启恩思索了一下道:“让农会按照帝国法律处理,要是有作奸犯科的,全部送去劳改营,要是没问题的,给孔家也留个后!”
    “陛下,斩草不除根,恐生祸端啊!”王明佐提醒道。
    张启恩笑着拍了拍王明佐的肩膀:“我准备将你外放,看来你还要在历练一段时间了!”
    “王德成!”
    “在!”
    张启恩说道:“将我刚刚的话,让农会依规处理,原封不动的告诉孙宝成!”
    王德成一愣,随即笑道:“皇爷,腹中子呢?”
    “有吗?”张启恩瞪了王德成一眼,就你精明!
    “皇爷息怒,属下这就去办!”
    “回来!”
    张启恩见自己的心思被人看破,就王明佐还在细细思量。
    “让你手底下新手的干儿子去办!”
    “属下明白!”
    王德成大喜,毕竟这种脏活本就是他们这些断子绝孙人干的,只要皇帝愿意用他们,他们就卖力干。
    2天后。
    前朝孔庙奉祀官孔令煜,几年前带领孔家族人在阙里街迎接倭寇进城,还陪着倭寇人举行了祭孔大典的照片被扒了出来。
    在这个没有ps的时代,这就是铁证。
    无数的儒生顿时哑言,要是说孔家贪财,没有上交土地这件事情,朝廷就打击孔家,儒生们可是不依不饶的。
    可要是,孔家卖国。
    儒生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
    因为,当地的教育司的学政们,可是会记录在每一个读书人的档案里,自己往后几代人就不要指望读书和做官了。
    甚至严重的会牵连宗族。
    孔氏家族在神州历史上福运绵延近2000年,就此画上了句号完结。
    享受了几千年的优厚,一点贡献给神州都没有,要这孔家有什么用?等着外敌入侵给送降表吗?
    最好笑的是,护卫军在打来齐鲁时,孔令煜一看是汉人军队,顿时摆谱。
    护卫军拿他没办法。
    朝廷也要顾及颜面,没有动他。
    到头来,打倒孔家的是,那些孔家自认为优待了的“死士”、“忠仆”!
    有时候,张启恩就在想,忠仆?死士?这玩意被如今的世人给玩坏了吧,他们怕是不理解什么叫忠仆?
    只知道孟尝君3千门客,也不好好看看书,孟尝君给他的门客是什么待遇。
    你不五星级酒店住着,不限量的票子养着,无数的美女送着,豪车配着。
    你就凭借3亩地,让人对你死心塌地!??
    想什么呢!
    人有不是傻子!
    如今,张启恩为了杜绝之前东省贪腐的事情发生。
    直接给官员们养起来,待遇就是张家管事之前的待遇。
    官员们在四个陪都,一个首都神京城,可都是有大宅院的,最差的都是豪华公寓里的大平层。
    出门直接给配汽车,坐火车都是特定的车厢和包间。
    后面的客机试飞成功后,坐飞机也是一样的,头等舱。
    吃饭普通官员有衙门食堂,高级官员就是配的厨娘和厨师,看病也有护卫军医院,里面的中医都是考取了御医资格证的。
    孩子上学,要么是自家的族学,当地县学,要么是帝国学校。
    就是媳妇想出来工作的,也是会给优先安排没有编制的聘任工作。
    当官还是要考的!没有经过科举和公务吏考试的都是“体制外”人员,不享受这些待遇。
    当然了了科举、公务吏是不需要面试的,就笔试!
    面试只有最后的殿试环节,直接是皇帝面试!
    也就是这样,才会让官员们一个个的老老实实的听张启恩的话。
    在豫省救灾的官员们更是亲力亲为,办公地点就在灾区,在田间地头,在工厂厂房,和灾民同吃同住,和灾民们一起协力恢复建设家园。
    贪污?
    找门路当官?
    可以,张启恩完全让你们来,赵毅升的几个亲戚尸体都还没有腐烂透,赵毅升好好的一个开国将军,活生生被家人拖累成了一个二线人物。
    想找门路当官的,必须要有人保举的,都是要有连带责任的。不然株连九族的时候,找不到人,那多尴尬的。
    至于科举舞弊,张启恩可是将他和造反等同。
    诛连九族。
    连给你去劳改营的机会都不给。
    如今,全国的官员一共就378人,很多县衙内的都是找的秀才举人,当聘任官,临时官,直接对招聘他们的官员负责,出了事情张启恩只对招聘他们的官员问责。
    而这些聘任官,临时官受到帝国法律约束,触犯律法罪加一等。
    张启恩将教育资源普及,能不能成才,怎么成才,那就拿本事说话。
    有真才实学的,科举就是你一飞冲天的登天梯!
    普通人也不要泄气,工厂的技术活,或者管理工厂企业等,都是可以另辟蹊径进入官场的——集团事业编。
    就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也可以回到自己老家,如今村村企业,村村宗族是每一个在外游子最后的避风港。
    张启恩也将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定为国策。
    城市的工业化、城市化,
    农村继续小农经济为主,村议农会管理为主,宗族管理为辅的模式,让农村成为老百姓最后的避风港。
    建立路引制度,设立公民证、户籍书凭为主的管理制度,同时也以族谱、县志管理为辅的编民政策。
    路引也只是为了防止国外间谍、大城市过于吸纳人口、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不会限制老百姓去哪里旅游、求学、婚嫁等等。
    至于。
    后期人口爆炸,未来人口何去何从,要么进城去住高楼大厦,要么去阿拉斯加、西疆、南洋、澳洲等被张启恩规划在帝国版图里的无人区。
    张启恩下令兵部,开始组建高丽仆从军、越南北仆从军、西伯利亚仆从军、哈萨克仆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