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张之东举荐人才。
作者:恬舟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临近11月。
    离开国的时间越来越近,整个紫禁城是忙的不亦乐乎。
    张启恩将紫禁城一旁的浛元殿、祥鸾阁、卜同书屋、藻云楼、适月轩、缨台等地划给了内阁,作为内阁的接待地、会议室、办公场地。
    同时,在内阁一旁规划六部7层大楼,为内阁六部办公场所,每部占地20亩。
    御书房内。
    “皇爷,张阁老求见!”
    张启恩正抱着儿子云熠在玩耍,刚刚夏荷抱着儿子来向张启恩批文件。
    夏荷想让各地省督配合,建立每个省的“妇女儿童联合司”,用来协助衙门处理“溺婴、虐童、家庭暴力、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等事情。
    张启恩大手一挥就批,也就意味着户部要拨钱。
    张启恩工作了一上午,看到软软糯的儿子,自然舍不得还给夏荷。
    “唉!这当皇帝后,我要想办法给自己减轻工作,这样干下去,我就是第二个雍正!是越来越没自己的时间!”
    张启恩抱怨完,就让夏荷带孩子离开了。
    “宣!”
    “臣,张之东参见陛下!”张之东作揖道。
    张启恩示意王德成扶着张之东坐下。
    “老臣刚刚在内阁看到一份被积压搁置的奏折,特意为陛下解忧!”
    “哦!”张启恩端起茶杯还没有喝,看着张之东也将接过的茶杯放下后,好奇问道:“张老是何事?”
    张之东递给王德成一份奏折。
    张启恩拿过后看到,是几个月前蜀川省督上报的,乌斯藏南土司在截获英吉利撤离后的武器装备后,公开攻击乌斯藏首府日光城。
    本来要朝见张启恩的活佛——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不得不撤回日光城组织抵抗,本来都熬走了入侵的英吉利人,谁曾想土司老爷们反叛。
    乌斯藏问题,一直是张启恩最头痛的,没有合适的人选。
    原本定下的入藏大臣是胡霸,但胡霸也仅仅只能留下2000人的一个步兵团在西宁城练兵,至于管理乌斯藏,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张老,有合适的人选吗?”张启恩疑惑道。
    张之东点点头道:“臣保举2人,可定西南和乌斯藏!”
    “两地可是多民族地区,这一个处理不好,内乱将起啊!”张启恩担忧道,但还是让张之东继续说。
    “臣保举的人,是赵尔旬和赵尔奉,两人中赵尔荀可西南、赵尔奉可入乌斯藏。”
    张启恩一愣,这赵尔奉他不清楚,可这赵尔荀如今可是兵部一个主事,因为他可是前朝进士,没有跟随慈婆西逃。
    后来被抓去了劳改营,被刘堪提拔任用,在梅林章麾下担任兵曹,历次在平定直隶,南方事宜中有着出色的作为,被夏昌珉看中。
    最后,经过安全司的审查后,直接调任了兵部任国防司三处主事。
    “赵尔荀我有耳闻,也是个能重用的!”张启恩说着,一旁的秘书官,很快的就调来了安全司对赵尔旬的审查档案。
    十几分钟后。
    “张老,认为赵尔荀可以入西南的依据呢?”
    张之东先将自己知道的讲了出来。
    童治六年赵尔荀中举人,十三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编修。之后历任国史馆协修官、湖广乡试副考官、赣省道监察御史、镶白旗官学管学官、两广监察御史等清要职位。
    乾光虚十二年至十四年开始发迹,赵尔荀历任石阡府、黔阳府知府。
    乾光虚十九年,赵尔荀升任贵东兵备道。
    乾光虚二十年,赵尔旬被提拔为皖省按察使。
    乾光虚二十四年,赵尔旬迁为陕省按察使,旋即改任甘省和西疆布政使。
    乾光虚二十六年丁忧回到京城,至今出任兵部国防司三处主事。
    如此来看,赵尔荀的履历是相当的不错,地方任职也基本上在西南处理民族问题。
    “老臣保举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此人有睁眼看世界之先觉悟,民族责任感很重,有锐意进取之心,再加上早年和西南各族打交道颇深,如今结合朝廷因地制宜的政策实施,他可胜任!”
    思虑再三的张启恩点点头,说道:“那就依张老的意见,拟旨让赵尔荀出任西南防务大臣兼兵部边防司副督司,全权协助西南各省处理民族问题。”
    一旁的秘书官领命急忙在记录。
    “老臣保举赵尔奉入西康的原因,在于此人和其兄一样,对大乾帝国处理民族事务是得心应手,同时,此人关键时刻能下去手!”
    张之东说完,捋着胡须看着张启恩,等候张启恩看完手里的档案。
    赵尔奉的档案是在赵尔荀的档案里,同时还有他们父亲的资料,其父是道洸年间的进士,其兄弟尔震、尔荀、尔翠均考取了进士。
    唯赵尔奉屡试不第,但他却保留着旗人最原本的能力,不仅同时精通满蒙藏汉西域等诸多语言,而且排兵布阵弓马娴熟。
    后来,在家里兄长们的帮助下,只能以纳捐为官,任职于粤城。
    在家中兄弟的帮助下,他先后出任了晋阳静乐知县,四年后又调永济县令,再然后就被抓去了劳改营,同样是被刘堪赏识,在蜀川担任军屯衙门副督司。
    “在西宁城有一支2000人的护卫军,我让他们配合,赵尔奉出任驻藏大臣联系土登嘉措,同时,我让西部战区随时支援他!”
    “善!”张之东点点头,也是认可了张启恩安排的。
    此时,张之东说完事情了,准备要回内阁办公了,随即张启恩叫住了他。
    “阁老,如今漠北草原、东南租界的防务和边务该如何,不妨也说说!”
    此刻,赵尔荀协助西南各省处理防务边务,杨增新处理西北的事务,张彪处理高丽事务,就是乌斯藏西康等地也刚刚安排的赵尔奉。
    “陛下,老臣之前询问过兵部,如今安虎将军在制定对宝岛的作战,是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打击下,宝岛不会有问题。”
    “来人,给阁老换新茶!”张启恩点点头说道。
    张之东起身作揖道谢后,继续道:“美利坚和佛郎机如今在吕宋大杀四方,我看了外交司的报告,恐怕佛郎机坚持不了多久了!
    南洋之地,本就是中央王朝的后花园,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老夫的意见是,南部战区的格局应该在大一点!不妨和美利坚掰掰手腕!
    当然了,这其中的谋划,臣保举一人,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张启恩起身,来到一旁的地图前。
    突然笑道:“张老,莫非是徐士常!”
    “正是!我看陛下,是想将徐士常调往倭国处理,倭国事务,但倭寇一个弹丸之地,不足以彰显其能!”
    “那倭寇我是怎么看着都膈应的,不灭之而后快,我心情不通啊!”
    张之东笑着起身道:“陛下,我们如今干预倭国,师出无名!不过,欲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何不祸水西引,在雷霆手段灭国。”
    “哦!”张启恩此刻来了兴趣。
    张之东的意思也是很明显,倭寇一个弹丸小国,资源匮乏,除了能当护卫神州的一个挡板,其余一点用没有。
    当然了,倭寇、高丽如今张启恩给天下百姓找媳妇的生产地。
    张之东的想法也是,倭国必须和高丽一样四分五裂,这样才是对中央王朝最好的结果。灭国吞并,性价比不高。
    “那就依阁老意思,擢徐士常出任南部战区参谋部总长,加礼部侍郎衔。”
    张启恩说完,再次看向张之东,指了指欧罗巴的地图。
    “德意志既然要搅动风云,我想陛下是不会放任其做大的!”张之东接过王德成递来的茶杯,轻抿了一口。
    “没错,欧罗巴继续分裂是我们的核心利益!同样的我们周边也不允许有统一的大一统国家出现!”
    张之东思虑了一下张启恩说的,接着说道:“我们需要促成德意志、倭国、美利坚的联合!最少也要让他们是站在德意志这边!不能置身事外!”
    “那阁老有谋划吗?”
    “臣老了,精力跟不上了,这些谋划兼顾的太多了,但臣可以为陛下物色一个人,可就是臣也没有想好!”
    “没事,说来听听!”
    “赵毅升!”
    张启恩来回踱步,赵毅升威望和能力够,也可以代表自己去欧罗巴谋划,其次,赵毅升为人圆滑世故,这正是和这些西方政客们掰手腕的好手。
    但圆滑也是弱点,其次赵毅升惧内。
    “容我想想!你在说说蒙古!”
    张之东点点头继续说道:“废除蒙古贵族特权,这没得和蒙古商量的,我们各名族平等,这是原则问题。”
    “嗯,是这个道理!”
    可问题是如今的蒙古贵族们都躲在乌兰巴托到贝加尔湖一带,裹挟着大量的牧民,要是中央王朝不保留他们的特权,他们将逃往沙罗斯。
    “臣保举安龙将军!用雷霆手段击碎这些贵族的骄傲!”
    “会不会适得其反?”
    张之东摇摇头道:“若是大乾帝国之前的蒙古,肯定不行!但经过大乾帝国这三百年的改造,就是最后的黄金家族最后的子嗣葛尔丹也被剿灭,所以可行。”
    “那治理呢?”
    “这个——”
    看出了张之东的顾虑,张启恩笑道:“阁老但说无妨!”
    “臣保举奎军、亦或是段齐锐!”
    张启恩笑了,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
    “段齐锐,我将他留给了安虎,去协助南方事宜!就让奎军出任驻蒙大臣吧!”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