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规矩不可破
作者:寡欢太叔   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最新章节     
    “玉儿,朝会散了没。”
    梁国公夫人与宋国公夫人,一齐的抬头,互相看上一眼。
    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她们的这位皇后娘娘,又要去救人了。
    被马皇后救出,从朱元璋的屠刀下逃出来的,少说也得几十人。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得马皇后成就了一番佳话。
    玉儿看一眼天边,“钟还没敲...”
    再看一眼天上的太阳,玉儿继续说道,“可瞧着时辰,朝会也应该是散了。可钟未敲,吴王又回了景仁宫。怕是陛下,又在奉天殿,与大臣们说着话呢。”
    寻常的日子里,朝会散了后。
    朱元璋会习惯的叫上几个人,再来一场小朝会。
    这种习惯,已经延续了很久。
    马皇后听了,心里合计着,“走,去景仁宫瞧瞧。再让太子,也一并到景仁宫来。让太子一人过来,别什么闲杂人等的,都跟着一块儿过来。”
    坤宁宫与景仁宫不远,中间隔着一道荷花池。
    踩过荷花池,就能看到景仁宫翘起的飞檐。几只鸟被吓着,惊而飞走。
    “娘娘。”太监们行礼。
    马皇后推开门,扫视一圈,“吴王与信国公呢,是不是在这儿呢。通报一声,就说本宫到了。”
    不多时,朱允熥并着汤和,一块儿从屋里出来。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轮到汤和时,汤和苦着脸,心中忐忑不安。
    从马皇后的脸色来看,再看自家夫人的脸色。汤和心底,已经能猜出个七七八八来。即使心有芥蒂,汤和仍然不敢对马皇后怠慢。
    “臣,参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顿住脚,憋住气,“鼎臣,你糊涂啊!你遇着陛下,比我还要早。陛下什么脾气,你应该是清楚的呀。他吃软不吃硬,你非得在这个时候,与他犟着来?”
    汤和一时语塞,“臣...”
    “臣只是想给儿孙,寻一个出路。”
    “你要什么出路!”马皇后厉声喝问,“他们都是功臣之后,大明朝还能亏待了他们不成?”
    汤和别过脸去,声音不大,“臣老了,打不了几年仗了。说不准,明天就得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臣这个信国公,只臣这一代。可到了臣那不争气的儿孙,臣又该如何,保着他们的富贵。”
    “说是无私心,那是假的。臣打了一辈子的仗,忙活了这一辈子。临了,又接管了大明水师。臣不就是盼着,惠及儿孙这一天嘛。”
    一段话,说的马皇后哑口无言。
    现如今的大明朝,当朝国公,只有一半可以世袭。
    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梁国公蓝玉、信国公汤和、颖国公傅友德等几位国公,皆不可世袭。
    或者,子孙再立新功,等着皇帝封赏。
    “先起来说话吧。”
    汤和起身,自知理亏,有些不敢去看马皇后。
    先前,汤和与朱允熥说话时,就说清了来意。只是,朱允熥的模棱两可,让汤和更加不安起来。
    “熥儿,你说呢。”
    朱允熥直接开口回答,“皇祖母,皇爷爷定下的规矩不可破。”
    ...............................................................
    蓝玉笑了,“伤就伤了呗,要是不伤,哪来的资格领一份军功。就算是领了,也有旁人要碎嘴子。”
    “皇爷、太子,于常家有厚恩,几世不得偿报。而三爷年幼,易受人欺负,常家万死也要护住三爷周全。”
    说是这么说,蓝玉语气却是松了下来,脑子里也起了琢磨。常森这么说,反倒是提醒了蓝玉。
    他们两人,都没想法想到,姚广孝会跟着一块儿来北伐。完全摸不清楚,这是个什么用意。
    终于的,朱棣忍不住了,“你倒是说话呀,是藏在心里,还是报给朝廷。孤倒是无所谓,怎么样都行。”
    姚广孝话锋一转,“您若真想报给京城,您就不会把这信纸烧了。您应该知道,什么叫无凭无据,不为本事。”
    他从来没有过什么非分之想,只是心中有着不服气,想要较一较劲而已。
    变,又要很快的恢复正常,“要么,这是老爷子教他的。”
    变,又要很快的恢复正常,“要么,这是老爷子教他的。”
    姚广孝抓住朱棣的手腕,“吴王始终在提防着您,提防着三位大明塞王。但这毕竟是您自家的事...”
    朱棣挑一挑眉毛,“姚广孝,你说这是兵部的人呢,还是吏部的人呢,又或者是大都督府的人呢。”
    来了帐外,朱棣左右看了一圈,才看到传旨的官员。这不是太监,反倒是个文官。
    詹徽笑了笑,“燕王,曹国公世子李九江,功以彰,过可逾。毕竟第一次带兵打仗,不可过分苛责。”
    帐中陈设十分简单,除了兵器与地图外,再就是一张简易的床。已经有些包浆的桌子上,只有一盏油灯。
    所谓监军,并不是如后来那样。监军,顾名思义,监察诸军。奉旨前往军中,查看军中所用、所向。
    朱棣瞅着牌子,“詹大人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带着陛下的口谕,还有吴王的话,最后是太子的牌子。”
    火光,在眼中跳跃,朱棣看着火光入神。无论从心底还是别的而言,朱棣都希望一切都好好的。
    “不怕永昌侯多报,也不怕他瞒报,就怕他乱报。李景隆打了胜仗不假,可这里头蹊跷这也不少。”
    “永昌侯也只是,从您这儿转了一下而已。小僧若是猜的不错,您很快就能收着第二份军报了。”
    他是被人背到这里的,最好的一点,就是这里背风,不像大营似的,迎风而建。
    “我爹说了,谁救了你的命,那就得掏心窝子。”李景隆不由分说,抬过赵思礼的腿,抱在自己怀里。
    往来之间,朱允熥对李文忠,更多的都是体面上的客气。对蓝玉和常家,是掏心窝子。
    往来之间,朱允熥对李文忠,更多的都是体面上的客气。对蓝玉和常家,是掏心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