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对症下药
作者:顾孚清   弘晖重生甄嬛传,我的额娘我来护最新章节     
    胤禛还没怎么着,弘晖就忍不下去了,“诸位此言差矣,兴建公塾为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为了大清百姓!诸位个个家底丰厚,可慈幼院的孤儿一旦长大成人,沦落到靠乞讨谋生亦或流落青楼的不在少数,本王于心不忍,诸位于心何忍?”
    眼见有人正欲张口逼逼叨叨,他选择视而不见,“兴建公塾也就头一年耗费颇多,往后哪里用得着多少银两?再有孤儿学艺是半工半读,一应耗费他们自己就能承担一半,朝廷能有多大负担?”
    “这不是负担不负担的问题,而是……哎!成何体统……”
    幽幽的盯着这陈旧腐朽的老臣看了几息,弘晖猛地嗤笑一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诸位饱读诗书,别跟本王说,这句话尔等都不知道?教孤儿谋生的本事要尔等的命了嘛?侵害尔等的权益了嘛?本王又没要求增设科考科目,尔等一个个的在这着急什么?”
    有人出来打圆场:“昭亲王,话不是这么说的,到底这么些银两,自要审慎考虑。”
    “既然尔等舍不得国库出银子,那就本王来,左右本王往日赚了些银两。不过,到时候,尔等真的放心嘛?”说是板上钉钉的储君,但此时他还不是!让他一个人出银子,不怕他借开公塾之名私下培养自个的班底吗?
    然后胤禛就眼睁睁的看着文武百官尽皆变了脸色,有些个还在面面相觑,就忍不住也嗤笑了一声,“好了,都别吵了,事关慈幼局,乃是公事,何须私人出银子?弘晖,你别再逗他们了。”
    弘晖配合的拱了拱手:“儿臣失仪,还请皇阿玛见谅。”
    “诸位也别跟昭亲王计较,他年纪小,说话许是冲了些,但他做事向来考虑周全,诸位也别总吹毛求疵,细细琢磨琢磨昭亲王的奏折。”
    这是明晃晃的偏心眼啊!万岁爷,您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吧?
    任心中如何腹诽,诸朝臣面上忙道不敢,给足了万岁爷和昭亲王脸面。
    “弘晖,你继续说。”
    弘晖收回眉眼,再次回归往日低调内敛的样子,“回皇阿玛,儿臣也知此事非一时之功,但慈幼院的孤儿同样是我大清百姓,不能叫他们没了出路。”
    “以朝廷之力能救几人?天下孤儿甚众,朝廷不堪重负啊!”
    “能救几人是几人,不求问心无愧,只求无愧于心,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眼见朝堂上再次闹了起来,胤禛知道该他出面了,“好了,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这事改日再议。不过,朕想下回,诸位不会再用这么浅显荒唐的理由敷衍朕吧?”
    瞧那一个个的都找的什么借口?简直就是为反驳而反驳,粗糙又浅显,怪不得弘晖这么好性子的人都生气了!
    身为皇阿玛,他自是要为长子出出气的。
    诸朝臣顿时敢怒不敢言,同时决定将那道奏折抄录回去,然后一字一句的斟酌,免得再被万岁爷当面讽刺不够专业、还不够博学。
    这等被指着鼻子“骂”的经历有一回就够了,还嫌不够丢人?
    等到翌日早朝,文武百官个个就像进修过一样,堪称焕然一新,但唯有一点没有丝毫改变,那就是朝臣还是不同意兴建公塾。
    然后根本不用胤禛插手,弘晖仅凭一人之力将文武百官一一辩的哑口无言,叫胤禛和诸王长了好一番见识。
    以前就曾见识到弘晖\/弘晖侄儿的这张嘴的厉害,如今再仔细一瞧,果真名不虚传!
    而后,早朝吵了半拉月,果真叫弘晖达成所愿。
    ——虽然胤禛这个一国之君本就同意此事,他只需要让朝臣不要跟着唱对台戏就成!
    二月底,兴建公塾的事初步定了下来,人手也一一确立,而这事胤禛本来属意交给昭亲王弘晖一人主理,却被他婉言推举了另几位,譬如理亲王允礽和理亲王世子弘皙,也譬如诚亲王允祉和二阿哥弘时。
    旁人尚可,弘时却是格外喜出望外,“大哥,这……我……我能行吗?”就算只是从旁辅助,这也是他头一遭当差,能不紧张吗?
    “三弟放心,大哥已然拜托弘皙堂兄和二伯看顾你一二,如此大好机会,你就大胆施为吧!不要怕出岔子,这回的差事带上你主要就是让你练手的,要是真出了什么岔子,二伯和三伯他们会帮你收拾的。”
    弘晖表示这回推举异母兄弟一是为了施恩,二是为了磨练人,又怎会眼看着三弟弘时掉进坑里?
    “弘时,你要谨记,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开口来问,若是大哥没得空,问皇阿玛也行,大哥已经替你打好招呼了。”
    问皇阿玛?不敢,不敢!
    弘时嘴角微搐,似乎想到往日皇阿玛那张冷漠到有些不耐烦的脸,无端打了个寒颤。
    嗯,有事问大哥就成,至于皇阿玛么,他老人家事忙,还是不要打搅的好!
    然后京畿就动作起来,又是兴建公塾,又是遴选先生,又是招选厨娘,有些科目先生很快就到位,有些却坎坷不断,到底如今这世道,世人敝帚自珍的多。
    对此,几人想出了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那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说是重赏,那可不是轻举妄动、以财物砸人!世人纷纷攘攘,几乎每个人都有弱点和软肋,而朝廷要做的事很简单,那就是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果然有用,着书立传只是一桩,广收门徒、开宗立派又是一桩,甚至连养老都能承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反正事先确立下来要教导的那十几门谋生的本事,其先生都一一到位,学生也早已到位,就差正式开课上手教导了。
    这其中就有一个温实初,不过他身上的品阶并未被剥除,甚至还升了一阶以示雍正帝有功必赏的决心,这是带职培养学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