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投票决定
作者:慕铎闻心   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最新章节     
    阳光透过窗棱照进房间内,重耳从睡梦中悠悠转醒,伸了个懒腰,转头看向窗外,发现已经日上三竿。此时,狐灵儿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伺候重耳洗漱穿衣。重耳一边洗漱,一边问狐灵儿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当得知已经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不禁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呀!”
    重耳梳洗完毕后,来到院子里散步,感受着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暖。他沿着石子路慢慢地走着,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一处池塘边,看着水中倒映出的蓝天白云和绿树成荫的景象,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宁静之感。
    就在这时,重耳突然想起了昨晚与宋襄公的交谈以及他的热情款待。他感慨地说:“灵儿啊,我这位义弟(宋襄公)还真是个谦谦君子啊!他之前曾答应过岳父大人(齐桓公)要帮助公子昭即位,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终还是兑现了承诺。如今公子昭成功即位,不仅稳定了齐国的局势,更是让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说到这里,重耳停下脚步,转身面向狐灵儿,继续说道:“而且,公子昭即位,也算是稳固了齐国的乱局,对清荷公主而言也是一种安慰吧!所以啊,离开了齐国之后,我心里就没有那么担忧了......”
    狐灵儿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公子重耳的讲述,心中也被宋襄公的仁义之举所打动。她不禁感叹道:“是啊,公子,您说得没错。宋襄公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他的行为让人感到钦佩不已。”
    重耳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狐灵儿的话。然后,他抬头望着天空中的白云,深深地吸了口气,心情格外舒畅。此刻,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而这幅画就是他眼前所见的一切——美好的风景、友善的人们以及和谐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个侍从突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他气喘吁吁地禀报着说狐偃等人前来求见。重耳一听,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和喜悦之色,连忙吩咐侍从将他们领到一处幽静的凉亭之中,以便能够好好叙话。
    正当狐偃、赵衰、魏犨等人纷纷入座时,他们便急不可耐地向重耳进言献策。
    狐偃率先开腔:“公子啊,从昨日的宴席情形来看,宋公待您可谓不薄,已然算是仁至义尽了。但从长远计议,我们得清醒认识到,既然在此已无机会展露您的才略,那再滞留于此又能有何益处呢?”
    赵衰接着发表己见,言辞恳切地说:“当今楚国国势昌盛,军力强大,若能奔赴彼处,兴许可令公子大展身手,尽显才能与学问。”
    这时,魏犨按捺不住性子,霍然起身,高声说道:“郑国距此不远,且其国亦算得上是一方‘小霸’,咱们不妨去那儿碰碰运气,没准儿还真有绝佳机缘等着咱们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去郑国更好,有的则认为去楚国更合适。每个人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难以反驳。一时间,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公子重耳坐在那里,眉头微皱,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论,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心里明白,这些贤士们所说的话都很有道理。郑国和楚国都是大国,如果能够得到它们的支持,那么自己回国夺取政权将会变得容易许多。但问题在于,到底应该选择哪一国呢?
    郑国与晋国相邻,而且两国之间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楚国虽然遥远一些,但它的国力强大,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面对这么多不同的声音,重耳感到有些困惑和无奈。
    就在这时,狐灵儿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既然大家意见不统一,那就让大家来投票决定吧!
    于是,她让侍从拿来两个竹筒,并在每个竹筒上分别写下\"郑国\"和\"楚国\"。接着,她又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发了一根算筹,表示如果想去郑国,就把算筹放进标有\"郑国\"字样的竹筒里;如果想去楚国,就把算筹放进标有\"楚国\"字样的竹筒里。
    随着狐灵儿一声令下,众人开始纷纷将手中的算筹投入相应的竹筒内。有些人犹豫不决,思考再三后才投出自己的一票;有些人则毫不犹豫地将算筹投入其中一个竹筒。现场气氛紧张,大家都期待着最终的结果。
    经过一番激烈的投票,最终的结果出来了:9票对9票!竟然打成了平局!
    这可如何是好?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原本以为通过投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想到还是无法确定究竟要去哪国。
    就见狐偃笑着看了看狐灵儿,说道:“灵儿,你是不是忘了给自己发算筹啊?”
    众人一听,目光都看向了狐灵儿。狐灵儿有些羞涩的说道:“这样的大事,有我说话的份儿吗?我参与投票合适吗?”
    这时,公子重耳说话了:“灵儿,你就别见外了。我们一路走来,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怎么能少得了你的一票呢?快点儿投出你宝贵的一票吧!”
    众人也跟着附和说:“是啊,灵儿,快点儿投吧,就等你啦!”于是,狐灵儿在万众瞩目之下,投了自己那一票——郑国。
    那么问题来了,狐灵儿为什么要选郑国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她觉得公子年龄大了,四处奔波太辛苦了,需要有一个安稳的落脚点。而楚国路途遥远,她担心公子的身体吃不消。相比之下,郑国距离此处较近,正好适合他们前往。这样既不会让公子过于劳累,又可以暂时安定下来。
    经过投票,重耳最终决定先去郑国碰碰运气。
    于是,第二天公子重耳便向宋襄公辞行,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选择,并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宋襄公听后,心中虽有不舍,但他明白这是为了重耳的未来考虑。作为重耳的义弟,他深知兄长的雄心壮志和抱负,希望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尽管内心万分不舍,宋襄公还是尊重了重耳的决定,并祝福他一路顺风。
    临别之际,宋襄公紧紧地握住了公子重耳的双手,眼中满含着真挚之情,语气诚恳而深沉:“贤兄啊!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我实在舍不得你啊!”
    面对宋襄公如此深厚的情谊,公子重耳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哽咽着说道:“贤弟,愚兄何尝不是如此?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还望贤弟多多保重身体。”
    宋襄公点了点头,又继续叮嘱道:“贤兄,愚弟还有一言相告。他日你回国即位后,还望贤兄能以仁义治国,善待百姓,让晋国繁荣昌盛起来。”
    公子重耳感激涕零地点头应承,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接着,他反过来劝诫宋襄公道:“贤弟,愚兄也要劝你一句。以后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切不可意气用事,一定要冷静理智,多听听子鱼等大臣们的意见。治理国家虽然需要仁义,但仁义也不能随意滥用。”
    宋襄公连连点头称是,并表示一定会牢记公子重耳的教诲。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彼此的祝福和期望。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出发的吉时。公子重耳与宋襄公不得不挥泪道别,再次踏上未卜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