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朝廷太仓的粮食
作者:火山岛祝心   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最新章节     
    詹徽的脸部肌肉轻微抽搐,脸上的笑容也开始显得不太自然,但他迅速稳住了情绪。“没错,寿州府粮食短缺,粮价肯定会上涨,朱兄的理解非常正确。”他稍作停顿,接着说:“如今朝廷手上还有二十万石粮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一次性调配十五万石过去,得分期调拨。
    首期调拨五万石过去,这五万石粮食哪怕熬成稀饭,只要能让百姓看见生活的希望,就有很大可能帮助大部分百姓渡过难关。”
    “虽然会有部分百姓饿死,但这已经是朝廷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唉。”詹徽提醒着朱怀,甚至希望将自己的应对策略全都告诉对方。
    朱怀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这么做确实能保全大多数寿州百姓,并稳定寿州府的局面,避免百姓发生动乱。然而,仍然会有百姓饿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朱元璋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看着詹徽,笑着说:“詹大人你就别打断娃子说话了,本来是来向你请教对策的,你怎么反倒说起对策来了?呵呵。”詹徽不敢再多言,只是向朱怀递了个眼色。
    朱怀对此视而不见,起身让马三宝搬来一张长桌,并示意众人围过来。他从容不迫地站在长桌前端,如同一位出色的领导者,手中握着三个杯子,放在长桌上让大家看。
    周围的人默默地围了过来,尽管心中疑惑重重,却没人去打扰朱怀。
    第530章 朱怀拿起其中一个杯子,对大家说:“诸位大人请看,假设这代表着朝廷太仓的存粮。”随后他又指向另外两个杯子:“这个我们暂且称其为寿州府的散户型粮食持有者,另一个则代表寿州府的大型粮食持有者。”朱元璋品味了一下朱怀胸有成竹的样子,会心一笑,依旧认真地聆听。
    朱怀取出一支朱砂大笔,在三个杯子外面画了一个大圆圈。“这个大圆圈,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市场。”朱元璋好奇地问:“经济市场?”朱怀点头,但并未过多解释,而是指着寿州府的散户型和大型粮食持有者说:“这两者,我们可以称它们为经济杠杆。
    而朝廷太仓的粮食,则是这个经济杠杆的支点。”涉及到了后世经济学的知识,朱元璋和其他官员听得半懂不懂。朱怀不管他们是否真的理解,这并不重要,他继续说:
    “目前寿州府的大户不肯放粮,散户却在高价偷偷售卖,这就是当前的情况。”
    “假设我们的经济支点,也就是朝廷太仓的粮食,如果倾向于散户型粮食持有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朱元璋若有所悟地说:“那是不是意味着寿州府内的粮食价格将疯狂上涨?”朱怀瞥了一眼朱元璋,内心对他表现出的智慧表示赞赏。
    他点点头回答:“没错,商人追逐利润,一旦散户市场的粮食增多,而市场需求过于旺盛,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是整个寿州府的粮食价格飙升。”朱怀并未故弄玄虚,直接对朱元璋说道:“一旦经济杠杆偏向寿州府散户型粮食持有者,那么囤积粮食的大户商贾势必会转向散户这一边。”
    朱元璋点点头,开始闭目沉思。朝廷已经决定投入二十万石粮食到寿州府,如果这批粮食的价格持续上涨,那么散户型粮食持有者出于利益考虑,也一定会出来抛售粮食。
    一旦粮价被哄抬至某个程度,寿州府那些大富豪想不放出粮食都不可能!如此巨大的利益蛋糕,他们是不会错过的!
    朱元璋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继续讲下去。”
    朱怀点点头,继续解释道:“您曾经说过,商人可恶,商人趋利,商人无德,其实这些都是朝廷宏观调控的结果。”听到“宏观调控”这个词,詹徽皱起了眉头。
    朱怀解释道:“简单来讲,就是皇上对于商人的态度,既然他们已经被定位为社会底层,那么对他们而言,道德、礼义廉耻相较于财富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因此,这次寿州的危机,其实也是商人在无声无息中对抗朝廷的表现。”
    朱元璋眯起眼睛,赞赏道:“好大的胆子!”朱怀笑了笑:“这没什么可指责的,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面对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战胜他们!”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大声称赞:“说得太好了!”这激动的样子令傅友文不由得暗自惊讶。
    傅友文悄悄地看了朱元璋一眼,又看向朱怀。这小子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让老爷子对皇孙朱允炆都没有如此当众称赞过。
    朱怀微笑了一下,继续说:“在国难之际大发横财的,并不仅仅是寿州府那些散户型粮食持有者,真正手握大量粮食的大富豪们,即使朝廷上门求购或者借贷粮食,他们不但不敢给,而且也不会卖!为什么?因为一旦借给或卖给朝廷,就算按照九出十三归的高额利息计算,他们还是亏本的。
    但如果等到寿州府的百姓饿得无法忍受时,他们再高价抛售粮食,那么所获暴利绝不是朝廷那点微薄利息能够比拟的。”
    现如今,我把朝廷储备的粮食投放到了市场上,并且我还故意把价格炒得很高,甚至是离谱的高价!那么这样一来,那些大户们会怎么应对呢?”傅友文身为户部侍郎,对此自然是门儿清,赶忙回答道:“朝廷都带头在这种困难时期捞钱了,他们肯定会跟风低价抛售粮食!”
    詹徽皱着眉头说:“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寿州府的粮食固然不会短缺,但是这么高的粮价,岂不是要把百姓往绝路上逼?他们哪里负担得起啊?”朱怀反问道:“您问得好。那您是否考虑过,假如粮食多到过剩的地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詹徽的脸色显得有些尴尬,倒吸一口凉气道:“粮食价格自然会开始下降。”
    朱怀摊开双手,表示赞同:“没错,价格会降下来,就算仍然比平时市场的粮价稍高一些,但那时候百姓应该也能接受得了。再退一步讲,等到那些粮食大户想要压价时,朝廷可以出钱买下这些粮食,然后再转卖或是免费赠予受灾的老百姓,这些都是可行的办法。关键在于你们如何权衡利弊。”
    朱怀的观点其实并不复杂。
    寿州府实际上并不缺粮食。
    真正的粮食大多掌握在豪绅士族手中,他们在等待时机,不愿轻易出手。
    然而一旦开始贩卖粮食,其中的利益诱惑非常巨大。
    哪个聪明人会傻傻地把粮食一直屯在家里呢?
    归根结底,
    所有人都在期盼粮食价格上涨至顶峰,那时他们就可以狠狠地从百姓身上榨取利益。
    一旦市场行情到达这个峰值,
    所有大户都会毫不犹豫地倾销手中的粮食。
    这时候,寿州府市场的粮食供应量将会瞬间激增。
    随之而来的,便是粮食价格之间的竞争性压低销售。
    全场陷入了沉寂,
    静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所有人都惊恐地看着朱怀。
    他的这个建议虽然冒险,却无疑是极其伟大的!这年轻人的思路实在是超凡脱俗!
    朱怀倒是毫不畏惧,甚至还悠哉地品着茶。
    但他接着提醒道:“不过我要说清楚,这样做确实有一定风险。初期朝廷抬高粮价,可能会导致寿州府的百姓痛骂皇上,所以你们能否说服皇上同意这一计划,这其中是有风险的。剩下的事情,就要靠你们自己去权衡了。”
    朱元璋瞥了朱怀一眼,明白了为何这臭小子会说这个计划很冒险,而且还要让他拉上朝廷的一众高官一起承担风险。
    确实,如果朝廷真的这么做,短期内寿州府的百姓肯定会骂他朱元璋缺德到祖宗都羞愧得冒烟。但他在乎吗?只要能让百姓活下去,他不在乎!
    朱元璋回味了一下这句话,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臭小子,这是在关心自己呢!
    看到朱元璋正眯着眼睛微笑,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傅友文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他也抬起头,多看了朱怀几眼,心中对他既佩服又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能让老爷子如此器重?把他当作宝一般呵护着,甚至不惜让两位朝廷大员亲自屈尊向他请教?
    正当傅友文猜测之际,詹徽已经激动得几乎无法抑制自己了。
    他直勾勾地盯着朱怀,眼里闪烁着光芒,激动地说:“好!您的策略能将万千民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我代表寿州的百姓,感谢您这样的大义之举!”
    詹徽这样说后,傅友文也立刻跟上,躬身行了个礼:“我也代表寿州的百姓感谢朱郎君的慷慨教诲,如若寿州这次危机能够度过,您必定会被载入史册,名扬千古!”
    周围的那些小官员听得云里雾里的,他们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看见自己的上级都已经向朱怀行礼了。
    这些人哪敢继续坐在那里发愣,连忙起身跟着自家领导向朱怀行礼。
    赵檀儿看得目瞪口呆。
    怎么回事?
    只见前方一群穿着红绿官袍的大人们,竟然再次向朱怀行礼?
    我的天呐,他究竟说了些什么?怎么就能解决寿州府的危局呢?
    赵檀儿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不过看到这般声势浩大的场面都在向朱怀行礼,她的脸颊泛起了红晕,不知为什么,内心深处感到一种莫名的骄傲,甚至不自觉地挺直了胸膛,目光中流露出崇拜之情,注视着不远处那个温文尔雅的朱怀。
    寿州的危局之下,各位官员也不便在朱怀这里久留,行完礼后纷纷告辞离开。
    朱怀拦住了詹徽。
    詹徽惊讶地看着朱怀,不解地问:“朱郎君,有什么事吗?”朱怀微微欠身行礼,“大人您的一片苦心,在下已明了,谢谢大人的指点。”
    刚刚詹徽给他的暗示,朱怀可不是傻瓜,当然看出对方的良苦用心。
    詹徽愣了愣,旋即释然,捋了捋胡子,笑着说:“不,应该是本官感谢郎君您的慷慨献策。”他轻轻拍了拍朱怀的肩膀,语重心长地低声说道:“孩子,你做得很好。”
    朱怀挠了挠头,有些不明白,正欲开口询问,詹徽已经快步赶上傅友文的步伐离开了。
    走出朱怀的宅院,傅友文似笑非笑地看着詹徽:“詹大人,您刚才和他说了些什么?给老夫讲讲呗?”詹徽笑了笑,回答道:“没什么,怎么了?”
    傅友文呵呵一笑:“你别以为老夫读书少,你能瞒得住。是不是你认识他?朱郎君究竟是何许人也?”詹徽摇摇头:“不清楚。”说完,便迈开步伐离开了。
    傅友文摩挲着下巴,回头望了一眼朱怀的府邸。
    那位老大人并未走出来。
    他还留在里面!
    这位年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果是普通的市民才俊,就算受到老大的赏识,也可以破格提拔为官员。
    但这小子身上的亮点实在太多,在众多官员面前那种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样子,仿佛天生自带一股领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