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潼关天堑保卫战(上)
作者:汉城老道   风雨如磐中条山最新章节     
    滚滚黄河数千年,由于不断的泥沙堆积,函谷关以北的河岸不断抬高,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开始削弱,位于谷地的函谷关军事地位也日渐衰微。
    东汉末年,防御关口向西迁移到了更靠近黄河、渭河及洛河的交汇处的黄土原上,潼关的历史重要性日益突出!
    自秦汉以来,沿渭水、黄河南侧通往河洛地区的道路,一直是连通长安和中原地区少有的官道,史称“崤函道”。
    此通道南边是秦岭,北边是黄河天堑。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的潼关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扼守在通道的咽喉上,被称为“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设立潼关后,这一条通道就被称作“潼关路”。
    至此,潼关替代了函谷关,承担军事要隘的重任。
    东汉末年,马超起兵进犯洛阳。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随着曹操势力逐渐壮大,成为北方的霸主。此时,西凉马超率领大军进攻曹操,企图夺取关中地区。
    曹操得知消息后,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潼关迎战。
    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进入关中的重要门户。曹操深知此战关系重大,必须小心应对。
    战斗开始后,马超率领西凉铁骑奋勇冲击曹军防线,但曹军严阵以待,坚守不出。
    马超见无法突破曹军防线,便心生一计,派人向曹操求和,并表示愿意归降曹操。曹操怀疑其中有诈,没有轻易相信。
    马超见曹操不上当,便再次率军猛攻曹军。曹操则派出徐晃等将领率部出击,与马超展开激战。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战斗十分激烈。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曹操想到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士兵们在夜间悄悄渡过黄河,绕到马超军背后发起攻击。
    马超毫无防备,被曹军打得大败,只得仓皇逃窜。
    曹操趁机追击,一举攻占了潼关。经此一战,曹操彻底击败了马超,巩固了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这场战役也被后人称为“潼关之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战役之一。
    由此,潼关初现史册,因此战一举成名。
    女皇武则天时,重建毁于战火的潼关古城。
    潼关依山傍河,虎踞当道,后世多经修葺、固防、扩展,逐渐形成了以潼关城、禁沟、十二连城相互配合支援的完备军事城防体系。
    “西畔烽台连寨堡,东沿峭壁布营关。”防御的森严和难易可见一斑。
    “人间路止潼关险”。古人的语言精辟而恰切,直言此处的地形和交通,自然界造就了这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畿内首险”,被冠以“天下雄关”的美誉。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一雄一扼,坚不可摧,无不彰显着潼关在军事战争中极其特殊的地位,山河险要之处,必为兵塞要冲,若有战乱,兵家必争。
    “一座潼关城,半部中国史!”
    在与潼关隔河相望的黄河东岸,中条山的西北方向,还伫立着着名的鹳雀楼!
    1300多年前,大唐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目睹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诗兴大发,提笔一挥而就: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横空出世,寥寥二十字,浩气天地间 !
    作者以千里浩荡之势,感慨山河胜概,雄伟阔远,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
    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被后人怀念千年;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世界---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一起并称成为华夏四大名楼!
    这一年,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从洛阳返华州,沿途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经过潼关之时,挥毫泼墨 ,又写下不朽名篇《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杜甫诗中的:‘’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说的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名将哥舒翰兵败潼关的故事。
    天宝十五年(756 年)六月,哥舒翰被奸臣杨国忠多次逼迫,仓促之间出关迎战安禄山麾下悍将崔乾佑。
    崔乾佑早已求战不得。得知唐军将出关作战后,马上在潼关之东的灵宝西原上占据险要地形,在长达七十里的隘道旁埋下精兵,以待唐军前来投罗网。
    为了顺利诱使唐军进入伏击圈,崔乾佑派诱敌之兵近万人,故意不列阵不成伍,七零八落,松松垮垮,拖拖拉拉,忽进忽退、嬉闹无形 。
    唐军大笑胡人愚钝,以为叛军乃乌合之众,不堪一击,遂追击之。
    叛军一触即溃、偃旗息鼓,作败逃状,唐军以为得计 ,毫无防备。列队游行一样轻松地进入了叛军的伏击圈。
    待唐军进入口袋阵后,叛军据险突起,乘高抛下木石以击唐军。
    唐军二十万人挤塞在狭长的隘道中,突遭伏击,队形大乱,无数将士被飞滚而下的木石砸死砸伤。
    哥舒翰急令以马车为前驱,欲冲出叛军的伏击圈,崔乾佑用草车几十辆堵塞在唐军马车之前,然后纵火焚之!
    一时之间峡谷内浓烟滚滚,加上东风突起,唐兵睁不开眼,只是手持兵刃乱砍乱杀,结果未伤叛军一兵一卒,自己人倒是相互践踏、死伤很多。
    叛军齐声呐喊,唐兵以为叛军来袭,隔着烟雾聚弓乱射,射到天黑,箭已用尽,才发现没射死一个叛军。
    这时,崔乾佑已遣奇兵从南山绕到唐军背后发起突然袭击,与隘道旁的伏兵相配合,唐军首尾骇乱,四处乱逃,嚣声动天。
    哥舒翰见大势已去,仅率百余骑渡过黄河,摆脱叛军追击,退入关内。
    二十万唐军,至此一败涂地!七十里长的隘道、山谷中死者盈沟。
    潼关外有唐军为防止叛军入关而修了三道堑壕,宽约二丈,深达十丈有余。
    唐朝溃兵逃到城边,慌不择路,无数人马坠入壕中,直到满了壕沟!
    后面败逃回来的士兵就踏着塞满三道深沟的人和战马尸体退入关内!
    二十万众,生还的仅有八千余人。
    哥舒翰退回潼关城内后,被他的手下将领火拔归仁劫持,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了安禄山。
    哥舒翰被押送到洛阳去见安禄山,安禄山得意洋洋地问道:“汝常轻我,今何如?”
    哥舒翰伏地谢罪道:“陛下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吾愿为陛下以尺书招之,三面可平也。”
    哥舒翰表示愿给在河北坚持抗击叛军的原部下写招降信,安禄山大喜,封他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但是,哥舒翰的招降信没起什么作用,安禄山就将哥舒翰囚禁起来,下了大牢。
    后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将哥舒翰处死。
    一代名将就此殒落,落个可耻下场!
    潼关失陷,长安门户洞开,城内已无兵可守,唐玄宗只好仓皇出逃。
    唐玄宗居于深宫,不知前线敌情,而妄自下令进击,可谓“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瞎指挥也”。
    哥舒翰本为名将,由于唐玄宗瞎指挥,乃不得不出关作战。
    他面临此等艰难处境,又不善于料敌制变,终于中敌埋伏,将守卫长安的兵力毁灭殆尽,以致他自己晚节不保,贻笑后世,诚为可叹!
    潼关之战,使战局由有利于唐朝方面而发生逆转,开元盛世就此终结!
    此役大败乏责任,实在应由老年昏溃的唐玄宗来负。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时值安史之乱第五年,雍容堂皇的大唐盛世被突如其来的战乱所阻断,繁华气象一去不返。
    而今,漫步修葺一新的潼关老城,可见雕梁画栋,殿宇巍峨。
    大块鹅卵石铺就的水坡巷曲折蜿蜒,青砖灰瓦的房屋,多是明清时期所建,仿佛是一摞摞写满历史的书卷摞在那里,给人以历史年代的厚重感。
    院落清幽古朴,宅第高敞,充满了古风古韵。
    横卧在小巷中的“龙槐”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仿佛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跨越整个巷子,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
    龙槐的枝叶繁茂,犹如一把巨大的绿色伞盖,虬枝盘旋交错,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这些光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换,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在数百年来槐叶绿与黄的交替中,它们默默地见证着这里的悠悠岁月和前世今生。
    曾经,这里或许是君王将相指点江山、谋划天下的地方;又或许是守关兵士眺望远方、思念亲人的所在。
    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根枝条都刻画出岁月的痕迹。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但这棵龙槐依然屹立不倒,继续向人们诉说着那些被遗忘的往事。
    站在树下,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聆听着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岁月,领略那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金振国和他的好兄弟陈茂德一同登上了巍峨耸立的潼关城头。
    他们极目远眺,俯瞰着黄河、洛河以及渭河这三条大河的交汇之所。
    展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黄河的河面在此处变得异常宽阔,仿佛一片无垠的金色海洋。
    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浑浊的河水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芒。
    原本汹涌澎湃的浪花此刻也变得平静如镜,金光粼粼,美不胜收。
    黄河在这里如同一条巨龙般改变了它的流向,掉头向东流淌而去。
    河水滔滔不绝,气势磅礴,犹如万马奔腾,一望无际……
    就在金振国刚刚入伍的 1938 年,潼关迎来了近代以来最为猛烈的炮火洗礼!
    黄河东去,惊涛拍岸,发出阵阵怒吼,仿佛在述说着一年多前,潼关第一次遭受日本鬼子炮击时的惨烈场景……
    那一年,日寇的铁蹄踏破了中华大地,他们妄图通过占领潼关,进一步侵占我国领土。
    然而,英勇无畏的中国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暴行所吓倒,他们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无数战士舍生忘死,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用生命扞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暂时散去,但黄河依然在那里静静地流淌着,见证着那段历史的沧桑变迁。
    虎视眈眈的日伪军还在时刻窥视着这里!我军只有枕戈待旦,严防死守,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