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神机营的训练如火如荼,铁骑轰鸣,枪声震耳,每一声号角都激荡着将士们沸腾的热血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如同乌云蔽日,笼罩了大唐的边疆。
次日清晨,太极殿内,晨光初破,龙椅之上的李世民面容凝重,目光穿透朝堂的喧嚣,仿佛能洞察千里之外的烽烟。
“启禀陛下,吐蕃军队不顾我大唐威严,竟悍然攻打吐谷浑,此举无疑是对我大唐领土主权的公然挑衅!”杜如晦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空旷的殿堂之中,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朝堂之下,众臣议论纷纷,有的愤慨激昂,有的则眉头紧锁,暗自思量。
吐谷浑,这个地处偏远、却战略位置重要的属国,此刻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李世民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吐谷浑虽非大唐直接领土,但其在遏制吐蕃、西突厥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吐蕃此举,确实嚣张。但朕更在意的是,他们是否将我大唐视为可欺之辈。”
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淡淡的威严,他环视四周,目光最终停留在了杜如晦身上,似乎在寻求一种共鸣,又似在衡量利弊。
凌游此刻站了出来,他拱手行礼,言辞恳切:“陛下,微臣以为,此正是我大唐彰显国威、震慑四方的良机。吐蕃若见我大唐无动于衷,必将更加肆无忌惮。不若主动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给予其迎头痛击,让四方蛮夷皆知我大唐之不可犯!”
凌游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瞬间激起了朝堂上的热烈反响。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微微点头,似乎被凌游的胆识与策略所打动。
“爱卿所言极是。但出兵之事,还需谨慎。朕虑及,若此时动兵,恐引起其他诸国不必要的恐慌与猜疑。”
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深沉的忧虑,他深知西域的局势复杂多变。
凌游见状,再次进言:“陛下,微臣斗胆,以为我大唐兵强马壮,国威远扬,何惧他国猜疑?且我军此行,旨在警告而非侵略,只要策略得当,定能平息风波,更可借此机会,展示我大唐之强盛与决心。”
李世民闻言,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好!便依卿所奏。传朕旨意,即日起,命李靖率领麾下精锐出征,秦琼留守松州,尉迟恭为先锋,神机营作为辅助,务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吐蕃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世人皆知,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
随着李世民那威严而深邃的一声令下,朝堂之上瞬间沉寂,唯有衣袍摩擦的细微声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片刻。
群臣纷纷跪拜,高呼:“陛下圣明!”,声音中充满了对帝王决断的敬仰与信服。
李世民的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心中既有对即将展开的战事的忧虑,也有对大唐未来的坚定信念。
而在遥远的边疆,吐谷浑之地,战火已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天空被浓烟和火光染成了不祥的暗红。
吐谷浑将士的呐喊与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场关乎家国命运的大战,正悄无声息地拉开它那悲壮而壮丽的序幕。
下朝之后,李世民并未急于批阅奏折,而是将凌游、杜如晦等一众重臣召至勤政殿,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每个人凝重而坚定的脸庞。‘
“凌游,此次对吐蕃动兵,非同小可,你乃我大唐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朕决定命你随神机营出征,并带上你的虎牙军,以显我大唐军威。”
李世民的话语中既有信任也有期许,他的目光深深地落在了凌游身上。
凌游闻言,挺身而出,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臣遵旨!定当不负陛下厚望,誓死保卫大唐疆土,凯旋而归!”
接着,李世民转向杜如晦与房玄龄:“克明、玄龄,大军出征,粮草先行。此战关乎重大,朕将大军三月之需的粮草筹备重任交予你二人,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杜如晦与房玄龄对视一眼,皆是神色肃穆,齐声应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大军粮草无忧。”
“此外,”李世民环视四周,语气更加凝重,“此次征战,不仅是对我大唐军力的考验,更是对我大唐在西域威望的一次重要展现。诸卿当齐心协力,共赴国难,不得有丝毫懈怠。”
“喏!”殿内众臣齐声应和,声音响彻云霄,充满了决心与斗志。
随后,李世民单独询问起凌游关于火炮的进展:“凌游,你曾提及的火炮,现下进展如何?”
凌游恭敬地回道:“启禀陛下,火炮的研制尚需时日,但臣已命工匠们加紧赶制,目前虽未成功,但已制作出大量改进后的铁制陶罐,其威力较之前更为惊人,足以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展,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此等利器,必能在关键时刻助我大唐一臂之力,这些铁罐可先装备神机营,待火炮研制成功,再行替换。”
“臣遵命!”凌游再次领命,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定要让这火器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临别之际,李世民拍了拍凌游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凌游,此次出征,是神机营与虎牙小队的首战,意义重大。你小子务必上心,不求一战成名天下知,但求稳扎稳打,勿让朕失望。”
“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凌游抱拳行礼,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数日后,长安城外,神机营大营内旌旗招展,鼓声雷动,士气如虹。
凌游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望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高声喊道:“出发!目标松州,扬我大唐国威!”
随着一声令下,神机营的将士们齐声应和,踏着整齐的步伐,携带着新式火枪,向着边疆的烽火之地,毅然决然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