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口中所说的九锡之议,确实正在帝都朝野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李江遥为圣唐建立的赫赫功勋,对帝都的寻常官员和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而支持赐予李江遥殊勋的声音,也都是由此产生的发乎真心的回响。
可正因为这样,才会令李炳更加感觉寝食难安。
所谓功高震主,古今皆然。
尽管常说君权神授。身为帝王,是代表上天统御万方,但实际的情况是,每一位只要脑子正常的君主都非常清楚,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而这个民心,就是指百姓、官员和将士们的拥戴之心。
当皇朝之中出现了一位民心所向的大功臣,那么对于帝君而言,他就必须要考虑考虑,如果发生意外局面的时候,决定胜负生死的民心,究竟会站在谁那边。
九锡本身并不重要,无非就是穿的衣服、坐的车子、配的护卫,相应等级高一些,甚至与帝君的标准看齐。
李炳相信,拥有万里西疆、掌握无数精锐的李江遥不至于如此肤浅,非要在这些小事上比个高低。他所忧虑的,是朝堂和民间对于赏赐九锡的反应。
如果大多数人不赞成给李江遥如此殊荣,那就说明人们的心中还有君臣界分,还知道一个臣子功劳再大,也不能轻易觊觎神圣皇权的各种尊荣。而李江遥收到了这样的信号,多多少少也会在很多问题上有所顾忌,不能也不敢贸然做什么出格的事来。
但如果情况相反,大多数的人都赞成重赏有功之臣,甚至把九锡拿出来做赏赐也认为非常合理,那就意味着民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这也会渐渐改变李江遥的心态,直至他做出不臣之举。
说白了,功高,并不是震主的根源,民心才是。
尽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修明和河间郡王李茂勋等人纷纷上疏帝君,明确反对给李江遥封赏九锡,但是他们的声音,远比不过程东暗中怂恿的那些文武百官,以及自发表示赞成的民间百姓。
杀人诛心之计,已然被皇后程雯布下了。
不管李江遥本人接不接受九锡,帝君李炳都再次将强烈的危机感聚焦到了镇疆军大都护的身上,开始高度紧张起来。
借着这个机会,欧阳林也加大了搜捕力度,并不断通过针对沈烈和情报司的围剿行动,逐步掌握了越来越多控制帝都治安的权力。
为安全起见,沈烈决定先尽快撤离此地。他与元斌石峰经过巧妙设计,让元斌冒充自己,在城中其他地方偶尔露面,成功转移了禁军虎豹骑和北衙逆鳞司的注意力,然后又借助情报司的帮助,分批离开帝都。
在脱离险境之后,沈烈委托石峰等暗探高手押着蕊姬和吴凌往西走,去西疆。只要过了紫金关,就真正到了镇疆军的地盘。在那个地方,朝廷再厉害,也拿情报司毫无办法。
而他和元斌则去江南找李江遥。他们从吴凌身上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消息,全都是跟劳剑华李炤有密切关系的情报,肯定能为平叛大战提供帮助。
沈烈他们悉数离开,帝都方面的情报任务,暂时就只能靠汾阳公主肩负起来。为了避欧阳林的锋芒,李汐建议情报司帝都分部也暂时不要跟自己联络,所有消息和行动,由她设法独立完成。
好在朝廷大军已经全面渡江,距离胜利的日子不远了,只要撑过最后的这段时间,等到李江遥和慕容雪他们率兵返回帝都,那时什么宵小诡计都不用再担心。
然而,令李汐没有想到的是,帝都城内波诡云谲、暗流汹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料和想象。就在平叛大军一路高歌猛进,不断传回捷报之时,一场新的政治阴谋,正在皇城之中悄悄酝酿。
最开始的诡异变化,是来自太医馆。
太医辛忠述,今年七十有二。老头儿自幼家学渊源,又师从圣唐名医袁海,二十一岁便被选入太医馆,到如今已经伺候了四位帝君,是御医首座。
朝堂里曾流传一句俏皮话,“守着辛太医,能活八十一”,就是形容辛老那妙手回春的高明医术,是大家祛病益寿的最大保障。
除了帝君后妃和皇子公主,那些亲王勋贵、文武重臣,连带着他们的家眷子女,只要是有点头疼脑热的,也都无不盼着能请辛忠述给帮忙看一看,方才安心。
可是,能保别人活到八十一的辛太医,自己却没能过了七十二的坎儿。
辛太医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
初九那天,李炳批阅奏折睡得晚了,寒夜露重,不由得有些着凉,第二日便感觉头晕脑胀、身上发冷。
像这种情况,传个太医过来看看,开上一副清热解表的方子即可,但是皇后担心旁人不够稳妥,于是就专门派内侍喊来了辛忠述,让他给帝君诊治。
老太医轻车熟路,只给李炳把了把脉,便对这小小的病症了然于胸。他随手写就一副药房,吩咐太医馆抓药熬制。临走的时候,老头儿还充满自信的笑着对李炳说,陛下只需喝上一次,保管药到病除。
但是谁料,李炳根据医嘱,晚膳后喝了那汤药,不到半个时辰就大呼腹痛,躺在卧榻上直打滚。
等到值班的太医们慌慌张张跑来查看,李炳已经开始不住呕血,整个人也晕晕沉沉,几近昏迷。
几个太医差点吓死,连忙拼命抢救,足足折腾了两个多时辰的工夫,才把帝君从鬼门关前拉回来。
内侍总管拉着太医们走到僻静处,仔细询问怎么回事,太医你瞅瞅我,我瞧瞧你,好半天才憋出两个字:中毒。
中毒?!
内侍总管当场急了,这他妈是弑君谋反啊!他当即喊来金吾卫统领,告知对方帝君遭人下毒。金吾卫统领一听也慌了手脚,丝毫不敢怠慢,又立刻通知逆鳞司。
田沐和欧阳林火速赶来,追问太医详情,略一调查,便发现问题是出在了药方上。
在老太医辛忠述开得那副药方里面,有两味药材相冲,一旦混用,就能形成毒性。而且辛太医所列的剂量也有别于寻常的标准,说白了,就是毒又重、量又大。
欧阳林当场急眼,追问几个太医,通常给帝君和皇后等重要皇族开出药方,不是都需要先经过其他太医交叉检查,待确认无误后才抓药煎煮吗?
太医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敢开口,最后还是站在一旁的内侍总管替他们做了解释:辛忠述是御医首座,太医馆的太医基本上都是他的徒弟,甚至是他的徒孙。因此,辛老亲手开出来的药方,没有人敢去检查。
“这还了得?!”欧阳林怒斥道:“关乎帝君龙体安危,居然敢如此草率,太医馆该死!”
田沐幽幽的说道:“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赶紧把辛忠述控制起来。这到底是他人老糊涂、一时出错,还是有意谋害君王,必须搞清楚才行。”
金吾卫统领连连点头,吩咐手下立刻去把辛家围起来,捉拿辛忠述。田沐也道,此事关乎帝君,查案问案又是逆鳞司的专长,他们要派人随同前往,抓住辛忠述之后,还得押回北衙审讯。
众人对此没有异议,当即展开行动。
金吾卫亲自出马,派兵包围了辛忠述家,把老头儿直接五花大绑起来。老太医一脸懵圈,待听说抓他是因为帝君中了药方的毒,险些丧命,更是惊诧莫名。
“不可能!老朽一辈子行医,从无失手,更何况涉及陛下龙体安康,所有药材都选用温软平和之物,绝无相克相冲的道理!”
“有什么话,到北衙再说吧,是不是你干的,一查便知!”
金吾卫根本不理会辛忠述的喊冤抗议,直接将人提回了北衙逆鳞司。在那里,辛忠述终于见到了害自己身陷囹圄的药方单子。
老头儿手捧着药方,反反复复地看了三遍,忽然难以置信的喊道:“这……这不是老朽之前开得呀!虽然字迹确实是我的字迹,可,可这药方不对,老朽不可能这么写!”
然而,不论辛忠述怎么解释,药方、笺纸、字迹、太医馆登记的时间编号,全都核实无误,就是那天他给李炳问诊后之所留的诊治方案。
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辛忠述彻底迷茫了。面对北衙逆鳞司的咄咄逼问,他自己竟也不禁有些糊涂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真的老糊涂了吗?
带着这个疑问,辛老太医被暂时收监关押,等待皇宫和朝廷进一步的盘问调查。
可是没想到,他入狱当晚,人就忽然死了。
尸体没有任何明显伤痕,同时也并无中毒迹象,几个仵作研究半天,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辛忠述上了年岁,得知自己险些害死帝君,又惊又怕,以至当场吓死了。
老太医的死讯,很快就传遍了朝堂。大臣们并不关心他究竟是怎么死的,而是纷纷猜测,那份夺命的药方,究竟是无意出错,还是有意为之。
若是有意,那背后的黑手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