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以身涉险
至木匠营,离得老远,李孟羲就看到一具高高的木头架子,架子高出匠营的帐篷很多,比好多旗帜也高的多。走入木匠营地看到,架子是用木棍搭成的,下大上小,下宽上窄,宛若塔形。架子很高,高逾数人,换成高度,应该叁四丈长。李孟羲问鲁犁,长竹竿何在。鲁犁扛着竹竿过来,长竹极长,少说七八米。军中能备着这么一根巨长的竹竿,也是不容易。李孟羲看井阑也做好了,增高井阑的长竹也有,便说,“可于竹上绑一人,竹竿再立井阑之上,如此,井阑之高,再加竹长,高过敌城多矣。”关羽就要去找人。李孟羲拦下关羽道,“何必找人?我不就成?”李孟羲瞪大大眼,手指向自己,“军中何人能比我还轻盈?”关羽愣了一下,然后低头很是打量了一眼个子矮矮的李孟羲,“不妥!”关羽手一摆毫不犹豫的拒绝。“为何不妥?”李孟羲不服。因为,井阑要推到离城稍近的地方才好观望,离得近,竹竿上绑着的人,跟靶子一样让人家攒射,太危险。李孟羲再叁请缨,关羽就是不让。关羽找来猴儿,许久不见,猴儿来了,朝李孟羲嘿嘿笑了笑。这边,木匠们就把井阑推过来,有人把竹竿拿过来,还拿过来绳子,准备把猴儿绑起。猴儿还未弄清楚要干什么,就被人抓住绑了。猴儿一下要吓哭了,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颤抖,一脸惊慌,“关将军,俺犯了啥事,要绑俺!”关羽瞪了猴儿一眼,“莫吵吵。”关羽让莫吵吵,猴儿心里再多疑问,也不敢问了。把猴儿放倒到地上,绑竹竿上,猴儿狼狈的像是穿在草茎上的蚂蚱。“抬起!”关羽道。木匠们嘻嘻哈哈的几个人合力抬着竹竿,竹竿上挑着猴儿,木匠小心翼翼的往井阑上爬。爬几丈高爬上去了,把竹竿往上边一插,一固定,竹竿就固定上了。往高看,长长的竹竿上绑着瘦小的猴儿,竹竿被压的一边弯,猴儿活像是犯了军法被吊起来示众的模样。关羽仰头问,“猴儿,能望远否?”有些恐高的猴儿心惊胆战的往远处看了一下,结结巴巴,“能……能望远。”下边,李孟羲也仰头看,看着猴儿可怜巴巴的吊着,“关将军,此不妥。”李孟羲转头看向关羽眉头直皱,“井阑临城,必有箭矢来射来,让猴儿吊挂竹竿之上,岂不害人性命?”关羽抬着头盯着往上看,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嗯,得让猴儿穿上步人重甲,以御箭矢。”李孟羲想说,猴儿再怎么说,也是个成年人,再穿一套重步人甲,竹竿还经得住吗。关羽着人拿来步人重甲,军中现在步人甲只有两套半,想编也没材料了。为编步人甲,一气拆了同样形制的好甲五十套,方才有足够的同等大小的甲片用来编甲。五十套甲拆下的甲片,编了两套半重甲就没剩的了。不一会儿,步人甲拿来,竹竿拔了下来,猴儿被放下。关羽亲手拎起步人甲给猴儿套上,猴儿心里还有疑问,此时已不想问了。在猴儿看来,将军肯定要大用自己,不然不会把宝甲拿出来。胆小的猴儿生出的一股悲壮的感想,罢了罢了,死了算球。步人甲的部件分诸头盔顿项,披膊,胸甲,臂甲,裙甲,胫甲。一套披挂完,猴儿成了铁人,关羽拉了拉猴儿身上的步人甲,看的关羽直皱眉。步人甲很大,猴儿身量太小,甲穿到猴儿身上,松松垮垮,跟挂在身上一样。只能这样了,军中最好的甲就是步人重甲了。甲胄穿完,再令众人把猴儿绑竹竿上。众人把竹竿拿来,把猴儿绑好,几人合力,费了好大劲儿把竹竿抬起一点,咔嚓一声,竹竿折了。竹竿折了,李孟羲反而开心了,他终于有足够的理由叽叽歪歪了。“哈哈,我就说不成吧!我就说得让我上吧!我就说,没人比我轻,猴儿也不行,猴儿再加步人甲,多沉,我就说……”李孟羲上窜下跳的围着关羽叽歪。关羽看着言辞旦旦的李孟羲,他欲言又止。关羽何尝不知,军中就李孟羲哥俩最强,他哥俩还是孩子,除去小砖还啥也不懂,李孟羲则是最适合绑在竹竿上居高远望的人选,可关羽不想让李孟羲涉险。李孟羲也去拿步人甲。幸好当初试制步人甲的时候,先按小砖的身量编了一套甲,现在正巧就有一套儿童版的步人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步人甲虽小,防御力可一点不含煳。——李孟羲吭吭哧哧的背着个小篓子走来了,篓子里装的就是他的那套小号步人甲。篓子哐的一声砸在地上,李孟羲先从篓子里翻出铁胄,然后熟练的给自己带上。戴上之后,发现不对,不应该先戴头盔的,头盔一戴,就不好穿胸甲了。只好把头盔去了,然后翻出胸甲,自顾的往头上一套而下。李孟羲自己个忙碌着穿甲,关羽和走来的刘备相视一眼,两人都是无奈。李孟羲一介孩童,为谋划攻城之事,置箭矢加身于不顾,明知会被箭雨攒射,一点不带害怕的,无论如何,可称之为勇。在这一刻,关羽和刘备再次对李孟羲心生佩服。一言不发,刘备关羽过来,帮李孟羲穿戴铠甲。有人帮忙,铠甲穿起来快多了。不一会儿,一身铁甲从头罩到脚罩完。甲胄穿好,李孟羲原地蹦哒几下,蹦不起来了,身上沉甸甸的,甲胄晃动之时,甲叶摩擦声哗啦啦响。刘备和关羽围着李孟羲打量了两圈,不得不说,步人甲各部件之间层层压叠,一点缝隙没有,看起来就让人信赖。“好了!”李孟羲略带兴奋的,跃跃欲试的模样,抬头看看刘备关羽二人。刘备沉默半天,道,“羲儿,要不咱不去了。”刘备微微一笑,“咱还是把井阑给做完……”“不妥!”李孟羲直接打断刘备的话,“井阑要做的比城墙还高,工时不是一两天的。”李孟羲以为刘备不懂技术细节,耐心的解释着。刘备再次沉默,他看着李孟羲良久,“羲儿,兵凶战危,你就不怕……”“哎,”李孟羲手一摆,小脸上一本正经的道,“岂不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句话说的气势豪迈,刘备关羽心头一肃。刘备关羽二人也被李孟羲的气魄感染,“也罢!”刘备不再惺惺作态,他看向李孟羲,目光炯炯,“我兄弟两人,就陪你一同前去!”——为探得敌城明细,刀盾队两百余人,簇拥着一架慢腾腾半成品井阑出营向向敌城驶去,之所以说半成品井阑是因为井阑真的只是做了一半,就是个普通的高一点的木架子。架子高叁丈多,中间竖着一根长竹,竹子高耸着,李孟羲就挂在上边,跟吊死的罪兵一样。被死死的绑在竹竿上,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李孟羲觉得没什么难受的,反而觉得好玩儿,觉得视野高阔,非常新奇,他饶有趣味的脑袋转动左看右看个不停。李孟羲觉得自己被绑着不是多大的事,但刘备关羽二人看李孟羲被五花大绑的绑在高处,心疼的不行。跟在井阑旁,刘备是亲自参与推井阑的人之一,刘备一手提着盾,一手推着井阑,时不时抬头上看,抬头担心的问,“羲儿,无碍否?”“无碍!”李孟羲低头向下看,给刘备一个大大的微笑。步人重甲曾经过严格测试,二十步外,强弩不能透甲。更远的叁十步外,城头敌军弓弩手还不是以上射下,竹竿比城墙还高,黄巾箭射过来,是以下射上,动能有一定的损耗,故而,距离又远,敌军还是以下射上,二十步都不能射穿步人甲,叁十步,就更不可能。井阑于战场上的用途,有居高临下射击城头之敌,有占据有利视野,探查城中敌军动静,等等各种用途。于当下,井阑做出来的目的只为一个,要弄清敌军城墙后的楼梯口在哪里,攻城的时候,攻城点避开楼梯口处。刀盾士们簇拥着井阑,直走到东城墙最顶端之处停下,此时,离城七十步暂停,远处,城上黄巾看到这边状况,城上人头攒动,已经有黄巾弓手离得老远把箭支射过来的。城上飞出的箭支稀疏且零散,凭感觉也看的到,多数箭飞不过来,可下边刘备和关羽却紧张的不行了。“羲儿,看的到吗?”刘备抬头紧张的问。被绑在竹竿顶端的李孟羲,双手抱着一面盾,小心翼翼的把盾抱在胸前,他半个脑袋都藏在盾后,只留个眼睛在外面。刘备在下边喊,李孟羲顾不得回答,他全神贯注的凝目远望。城墙在七十步以外,不至于太远,但也绝不至于太近。以李孟羲的高度,他高挂于竹竿之上,加上井阑的高度,他所处的位置,的确比敌城还要高一些。但因为距离的关系,稍微有点远,李孟羲看向城头时,只能看到城墙城头的轮廓,和城垛之后走动的模煳不清的人影。至于更后边的楼梯口什么的,看不到。守在城上的黄巾,见到官军一个高架子,上边竖着根竹竿竹竿上还吊着个人,不明所以,又惧官军耍什么花招,惊扰之下,黄巾大发箭雨,箭支弩矢不停的朝这边射过来,相当多的箭矢都是朝着高处的李孟羲射的。被集火了,很快就有箭矢撞过来了。李孟羲眼睛余光就看到一道黑影咻的一声飞来,他下意识的赶紧把盾往上举了一下护住了脑袋。下一刻,李孟羲明显感到群甲上噌凌一声传来撞击感。李孟羲不由惊叫了一下。下边时时刻刻留意着的刘备听到李孟羲惊呼,紧张的连忙抬起头,“羲儿,无事否?”“没事儿!”李孟羲满不在乎的回了一句,小心翼翼的把盾往下举一点,露出眼睛。“离太远,看不到,往前五步!”李孟羲对着下面的人大声说道。刘备立刻用力把井阑往前一推,“走!”他沉声下令。围在井阑周围的刀盾士们,一手举盾遮掩己身,一手推起井阑把井阑骨碌碌推起走。大致前行五步,“停!”刘备下令停止,抬头问,“羲儿,能见否?”又是有箭支朝李孟羲射来,李孟羲赶紧又举盾遮掩。duo的一声响,盾牌受力一震,李孟羲便知道,有箭钉到盾牌上了。幸好拿盾防着了,要不这支箭可能要射中面门。六七十步距离,已经是弓弩杀伤距离以内了。这支箭射的太准,李孟羲一时也不敢露头了,他不确定万一露头,会不会正好一支箭飞过来一下爆头。此时,李孟羲身处箭矢锁定之中,他无师自通的学会了该如何判断箭矢是否临近。脑袋缩在盾后,视线被遮挡,无法以视线观察是否有流箭接近,李孟羲屏住呼吸,注意力全集中到耳朵上,认真倾听四周的声音。作为被集火的中心,大量箭支朝李孟羲射来,耳边或远或近的都是嗖嗖声。在气氛紧张的须臾时间内,不熟弓弩的李孟羲突然就能分辨出羽箭与弩矢的不同了,羽箭长且带羽,其飞行之时,声音较大,大抵是咻的一声响。而弩矢,短小精悍,大多无羽,故而其飞行之时,声音小的多,近似小声的嗡呜的低响。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极度集中的情况下,此时感知比往常敏锐了许多。在某个间隙,李孟羲突然就通过声音判断出来了,短瞬时间之内,不会有箭支射近,因为他没有再听到那种很明显的由远迅速接近并扩大的箭矢鸣啸的声音。李孟羲勐然低下盾,迅速探出脑袋,瞪大着眼睛朝远眺望。往前近了五步,此时离城墙大致六十五步左右,能看清城头更多一点的东西了,能看到城垛后黄巾的半个身子,但依然无法看到完整的城墙后的结构。“还远!再往前!”李孟羲朝下喝喊一声,话喊了一半,李孟羲就又听到了明显的代表着危险来临的极速接近的箭鸣声,不做他想,李孟羲立刻缩头的同时,本就抱在手中的盾勐的向上举了一截。刘备正抬头看,抬头就看到李孟羲刚举起盾,“笃”的一声一支羽箭斜着钉在盾牌上,箭杆尤自乱颤。就看这一眼,刘备吓得不轻,心直往上提,一时都忘了下令往前走了。一旁,关羽见刘备不出声,关羽接过指挥,“往前再五步,走!”众刀盾士顶着盾,一个靠一个,围着井阑组成一个严密盾阵,簇拥着缓缓推着井阑前进。又进五步,至六十步。李孟羲再朝敌城看,可以看到城头黄巾的大半个身体,和一部分一点点城墙过道。“不够!再前!”李孟羲继续让上前。五十五步……五十步……城上黄巾人声嘈杂可闻,飞来箭雨更密,李孟羲已记不清身上铁甲被箭支撞上多少次了。五十步,能看到大半个城墙过道了。还不够。李孟羲远望的目光微凝,他看到城墙上黄巾张弓搭箭的模样,“再进!”李孟羲沉声喝道,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沉稳的如同指挥万马千军的统帅。井阑骨碌碌的往前,城上黄巾,发箭如雨,箭矢撞来,撞在井阑附近盾阵上噼里啪啦作响。此时连刀盾士都要面临巨大危险了。刀盾士们紧紧挨在一起,盾顶在头上,盾挨着盾组成了密不透风的盾墙,箭雨密集落下,宛若在盾牌组成的屋顶上,种了满屋顶的东倒西歪的杂草。“进!”李孟羲在高处又吼。众人推梯再进。距离一点一点的靠近,城上的箭雨越发密集,力道越来越大。近到叁十步了。“停!”李孟羲喝止。骨碌碌滚动的板车立刻停下。与敌城只隔叁十步在望,李孟羲能完全看到城墙之后的结构,他甚至能居高临下的看到城墙过道中的黄巾众人脸上不一而足的表情。此时,井阑在城墙最左端,就在城墙角这个地方,箭塔上黄巾军弓手搭弓射箭,箭又快又准,李孟羲一半的注意力都在防着箭塔上来的箭支。仔细观察了一番,看到就在城墙角的位置,墙后有楼梯口,李孟羲眉头不由的皱起。有箭塔在,城墙角本就很难攻了,楼梯口也在这里,楼梯口在的地方,敌军支援迅速,并且可从楼梯口叁面夹击攻城之士。此处城墙角,难攻。找到了第一处楼梯口。李孟羲缩回脑袋,把盾举起挡住面部,盾上不知钉了多少箭矢,变沉了许多。低下头朝下看,此时下方刀盾士全缩在盾下不露头。“关将军,城角处有楼梯。”李孟羲往下喊了一句。然后李孟羲就看到,下面盾阵的边角处,一面盾动了一下。然后关羽稍撤开盾,露出了脑袋,朝上看了李孟羲一眼,道,“妥了!”而后,关羽又躲回盾阵下面了。什么就妥了,李孟羲都不知关羽干了啥,怎么就妥了。到这会儿,李孟羲忽然就意识到,来摸点儿的时候,忘记考虑清楚该怎么标记了。带着疑惑,箭支嗖嗖乱飞,也不是问的时候,李孟羲只能选择相信关羽。井阑转向,往右边沿着城墙推。此时暴露了不小的问题,井阑轮子只能直来直去,转弯艰难。转弯耽误了好大一会儿才将井阑由东西向转成南北向。然后就刀盾兵们推着井阑骨碌碌的往前推。推了一截,李孟羲往回看,他看到有一把环首短刀插在地上留在那儿。李孟羲明白过来了,关羽是把刀留在了地上作为标记之物。这个方法好。此次冒险临城的唯一目的,是找出城后楼梯口在哪。井阑不再停了,骨碌碌往前,行进的很慢。此过程,绑在竹竿高处的李孟羲承受了无数的箭雨,铁甲和坚盾不停的被箭支撞击的触感,李孟羲都麻木了。最开始,李孟羲还害怕,怕铠甲被弩箭射穿什么的,这会儿他不怕了。步人甲是真的极叼,黄巾兵射来那么多箭支,一支也没破甲。在之后,井阑以极缓慢的速度,沿着城墙朝向,从最北端,走到了最南端。其间,关羽把十把环首短刀插在了地上作为标记。任务完成,刀盾士推着井阑,缓缓撤退。退出百五十步外,一退出弓弩射程之外,刘备和关羽便迫不及待的从盾阵中站了出来。“快快!把军师放下!”刘备一抬头便看见竹竿上挂着的被射的满身是箭钉的跟刺猬一样的李孟羲。有那么一瞬间,刘备以为李孟羲是被万箭穿心射死了,死的很凄惨。刘备抬着头,瞪大眼朝上看,他很没底的问了一句,“羲儿?”“啊?”李孟羲手中的盾放下,低头去看。见李孟羲还活着,刘备放下心来。刀盾兵们赶紧爬上井阑,把竹竿小心翼翼的卸下来,然后几个人合抱着竹竿,把竹竿小心翼翼的抱着给慢慢放平,下边的众人高举着双手来接,把被绑的五花大绑只有一双手臂能动的李孟羲给接住了。等解开绳子,李孟羲得以活动,李孟羲觉得被绑这么久,绳子勒的地方生疼,手举着盾举那么久,手也发酸。这一会儿,李孟羲终于脚落地了,一圈的刀盾士都瞅见,李孟羲身上刺猬一样,射的都是箭。李孟羲身上铠甲的防御力之强,令没什么见识的刀盾兵们惊讶的不行,一个个都看呆了。李孟羲原地蹦哒几下,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身体,他稍一蹦哒,就有箭从铁甲上掉了下来,同时,李孟羲感觉左腿上有些刺痛的感觉。李孟羲不由皱眉,低头看腿。李孟羲顿时就满心卧槽。步人甲的防御力值得信赖,李孟羲不怕被箭穿甲射死,就怕破皮,怕破伤风,这下还真破皮了,李孟羲心情瞬间就不好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娱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