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作者:小林煮茶喝   没有科技领先的穿越?不,我有最新章节     
    没有太监想到清河来传旨。
    毕竟在其他地方传旨是个肥差,而给林海传旨,那就是个概率性的好差事。
    倘若林海接旨了,那么大概率皆大欢喜,别的不说,传旨太监至少会得到一份来自清河的水晶纪念品然后开开心心回去复命。
    倘若林海不接旨,嗯,那么大概率有人要倒霉。鉴于林海自己不会让自己倒霉,皇帝陛下远在中都,自然也不会倒霉,那么倒霉的定然是那个太监。
    要么被林海咔嚓一刀,然后上报说是遇到了山匪;要么被清河赶了出来,然后因办事不力给皇帝咔嚓一刀。
    所以从派谁给清河传旨这一条,大概就能看出皇宫内的势力变迁。
    “话说,你是谁的人?”林海坐在主位上,两侧分列的是整个清河第一军的高级军官,成国荣和刚刚罚完跪还没有写战后总结报告,顶着一双巨大黑眼圈的丁林两人在林海后方持刀站立。
    就这个架势,反正是不像要接旨的样子。
    进来的是一个中年太监,只见他头戴巧士冠,冠冕旁耷拉着表示品级的蓝色绶带,一身蓝灰色的太监夏秋日常服,外面套着镶有紫红色围边的上衣,上衣倒是尽心熨烫过,也不知道在军营里他是怎么办到的。
    上衣上刺绣的孔雀栩栩如生,看上去一点磨损都没有,就像是新衣服一样。
    哦不,这就应该是新衣服。
    清河众人都是过过苦日子的,这衣服他们一眼就能看穿,今天大概才是第一天穿。
    至于下面,嗯,一个太监你看什么下面。
    下面没有了!
    这太监倒也懂事,完全没有摆出来一副“老子是来传旨”的架子,而是进门啪叽一声先给跪下,恭恭敬敬的朝林海行了个礼,一边媚笑一边高喊着拜见清河伯,祝贺清河伯取得大胜一类的话。
    金丝刺绣的孔雀一下子给拍到泥地里,看得林海一阵没来由的心疼。
    说实话这太监也是懵了。
    按理说这里是中军大帐啊,连个地毯都不铺的嘛?
    人家带兵出战,过得是勤俭节约了点,那指的是没有把家里的仆役厨子婢女丫鬟老妈子都带上,而不是你这种,堂堂清河伯亲自领军,大帐内居然是泥地...
    早知道就不跪了。
    “起来吧起来吧。”我们这里没这么多规矩。
    林海哑然失笑道。
    作为此间主人,林海说这里没这么多规矩,基本上就是客套话,你要是信了,那就是你太年轻了。
    这太监在皇宫中摸爬滚打几十年,不可能连这样的话都听不出来,自然也不敢无礼,只得谢过清河伯,然后缓缓起身。
    “你这是...才升的四品吧。”林海饶有兴致的打量了一下,指着太监身上已经被污泥玷污了的孔雀说道。
    其实林海这个问题很没道理,要是按照大凉帝国的官制来说,一个伯爵也就是四品或者从四品的样子,哪怕是林海这样的实封伯爵,其实也就四品。
    所以两人的地位相当。
    嗯,这话谁信谁死。
    一个内监,刚刚升的四品,连决定中午吃干饭还是喝粥的权力都没有,若是身边还带着两个小太监,偶尔还能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子,现在独身一人,若是真的想和林海计较一下身份,那么八成就会在这里遇到“高棉乱军,不幸殉国”了。
    “回清河伯的话,”中年太监完全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下属的地位上,带笑回道:“这是陛下看小的远赴清河辛苦,临走时赏的品级。再说了,这一趟是给您宣旨,小人的品级要是低了,岂不是会让人看轻咱清河?”
    “嗯,会说话,说说吧,你叫什么,谁的人?”林海哈哈一笑,果然不出所料,是临走的时候升的官,算得上是把抚恤金发在前面的行为了。
    那太监倒也不意外,直说道:“小的名叫洪九,原本在浣衣局做事,这次听说能来清河拜见伯爷,便去争取了这个差事。没想到小的十岁进宫,在宫中洗了二十年的衣服,才堪堪熬成了浣衣局的管事,而一来您这儿,就能升到四品。您就是小人的大恩人啊。”
    林海不说话,继续看着洪九的表演。
    洪九声情并茂如同说唱一般吹捧了一阵,眼见林海没有任何的动作,而两侧的武官也是眼观鼻鼻观心,完全没有搭理他的意思,又补充道:“小的临出发前,拜了闫梓沛闫公公做干爷爷。干爷说了,清河伯是自己人,这次来要小的尽心办事。”
    “哦。”林海笑道:“老闫的人啊,那就是自己人。”
    然后转头给成国荣和丁林吩咐一声:“老站着干嘛,不累啊,去坐着。顺带给这位洪公公也搬把椅子来,不要这么拘束嘛。”
    “老闫还说了什么?”林海看着把半个屁股轻轻放在板凳上的洪九问道。
    说实话,他很是佩服这些可以虚坐,而且可以坚持好几个小时的高人,他们的腰马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难不成皇宫大内的太监都有绝技护身?
    “干爷说了,这次陛下的圣旨,还请您务必收下。怎么做是您的事,但收,是一定要收的。”洪九一边说一边起身,从袖子里抽出一封圣旨来,双手举过头顶捧住。
    林海使了一个眼神,成国荣起身大步向前,然后一把抓过圣旨,转头就递给了林海。
    林海看得很快,除了那些每次圣旨上一定会用来凑字数的套话以外,大概只有三件事情比较重要。
    第一,皇帝陛下拒绝了向清河发派援军的请求。这一点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毕竟林海其实也不想有外人染指高棉,而皇帝陛下不要说抽不出援兵,就算抽得出来,也不想白白的把兵力送给林海。
    第二,陛下许诺若林海能拿下泰京,可以晋升他为公爵。这已经是在大凉帝国内部,关于异姓能封爵的巅峰了。
    第三,就很有意思了。全篇语气都很平和的陛下在这里话锋一转,严词要求林海“有效控制攻打高棉的伤亡”,而且还不是控制自己士兵的伤亡,而是要控制高棉百姓的伤亡。
    陛下的原话是:“攻打高棉,对百姓损伤过重,军队切不可胡乱屠戮。因此此次高棉征伐作战,高棉百姓的死亡人数应当在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之间。上不封顶,但至少要满足一百五十万的基本要求。”
    而在圣旨的下半部分,为了让林海更好的理解这一说法,甚至详细写了哪些高棉百姓应该被记录到“战争损失”里面。
    皇帝陛下说了,由于打仗嘛,都是年轻人在打,所以高棉的青壮年,尤其是青壮男子天然的就会损失很多,因此接下来就应该调整高棉的人口结构来匹配这样的损失。
    说直白点,就是高棉每损失一个青壮男子,清河军就应该对应的杀死至少两个老年人。若是损失了一个青年女子,那么也应该至少对应杀死一个老年人。
    倘若高棉崩溃太快,战场上并没有太大的损伤的话,那么就应该按照这个比例对高棉进行有选择的屠杀。
    这样可以保证战后高棉依旧有一个比较健康的人口结构,不至于由于缺乏劳动力而引起过大的“人祸”。
    这...
    林海有点懵。
    他一边把这份圣旨递给石珍儿,成国荣,让他和丁林先看,一边问道:“高棉举国不过八百万人,陛下的意思是,让我杀死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高棉人?还得有选择的屠杀?”
    洪九微微一笑,道:“是的,陛下就是这个意思。小的在出发前,干爷耳提面命,让小的转述,就说不管是帝国军还是陈朝军,在中部战场都已经开始这样的行动了。但仅凭双方的力量很难达到要求,所以还需要伯爷您的助力。”
    “什么?”一直摆出一副风雨不动的林海这时候才是真的被震惊到。
    帝国军和陈朝军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屠杀对方的国民,还是按照比例屠杀?而且至少双方就此达成了默契?
    这是一种什么魔鬼契约精神?
    “有一点伯爷您可能理解错了。”洪九微笑道:“您是要拿下整个高棉的,所以您只需要有选择的杀掉一百多万就行。但不管是帝国军还是陈朝军,都只是在中部战场拉锯而已,他们可没办法到对方的国土上去细细甄别,然后挑挑拣拣的杀。”
    洪九顿了顿,似乎是想让林海先行笑话他刚刚说的那段,然后继续道:“他们只是屠城而已,具体的人口结构调整,是对方朝廷的事情。”
    “帝国岂能坐视对方屠戮自己的百姓?”成国荣骇然道。
    “当然不能坐视,所以帝国也屠戮对方的百姓,算是给他们报仇了。”洪九说道。
    “为何会有如此血腥又诡异的规定?”林海深吸了一口气,挥了挥手,打断了想提问的众将领。
    “这个小的也不知道。不过打仗嘛,多杀点人,少杀点人,都差不多。若是将士们觉得辛苦,直接把他们赶到江里面去就行,陛下说了,手法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洪九笑着点了点头,道:“这是小的临行前,陛辞时陛下亲口交代的。干爷说的伯爷一定要接旨,指的就是这一件事了。”
    “你不知道原因?”
    “小的人微言轻,以前不过是浣衣局的管事...”
    “好了,闫梓沛是否知道?”
    “干爷也不知道,不过干爷说,这是传统,这些年打仗都这样。”
    “那你干爷是否知道一共要杀多少人才合适?”
    “这个干爷没说,不过他老人家说了,以伯爷的才智,应该知道如何推算。”
    “推算?”
    林海陷入了沉思。
    倘若各国的屠杀比例都是如此,那么...
    按照战前各国对自家人口的统计来看,大家都丢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来算,整片大陆,应该要死掉接近两千万人才可以!
    这他妈可是两千万人!
    难不成皇帝和陈朝的监国太子都疯了么?
    不对!
    不是他们俩疯了,是他们都疯了。
    前几天有情报从中兴府传来,刚刚掌握权力的嵬名元在国内大肆清洗,一天之内就有数十个家族被判诛九族。
    林海还以为是嵬名元为了稳固权力,在进行政变后的例行洗牌,还感慨过嵬名元是不是做得有些过分了,哪有只通过超大规模的杀人来稳固政权的,不过现在看明白了,他也是有这个目标的。
    只不过嵬名元来清河的时候颇为正常,也完全没有提过夏国还有个“人口削减目标”,所以这样的变化一定是出在他回到中兴府以后。
    具体什么原因就只能依靠情报部去查了,希望能有点消息。
    弄不过就情报部这么久以来提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可以看出来嵬名元瞒得很死,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到消息。
    不过林海也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消息,说明这样的消息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估计别人也不会像自己这样把所有人聚集起来听圣旨,所以再问下去,这个刚刚升职的四品太监估计也不知道。
    现在林海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昨晚洪九一再强调希望能单独给林海传旨,而不希望林海在大庭广众之下,如同传统模式一般由太监朗读圣旨。
    当时林海甚至以为这个太监是来刺杀他的,所以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不过林海原来也想减少帝国在军队中的影响,所以也没打算真的集结全军,然后在军前对着圣旨三拜九叩再接旨。
    所以折中的办法就是在中军大帐,当着第一军所有将领的面接旨。
    没想到接了个这个玩意儿...
    林海沉思了一会儿,一抬头,就看见洪九眼巴巴的看着他,他不由得笑了出来,这个说起杀死百万人眼都不眨一下的太监,却十分在意自己的性命,倘若自己就真的拒不接旨,后面帝国如何反应不提,这个太监怕是回去复命的第一时间就会被砍头吧。
    也许,砍头都是轻的。
    看起来闫梓沛还是很重视他的嘛,还专程说了句:“接不接旨和做不做是两码事。”
    “行,放这里吧,我知道了。”林海淡淡的说了句,如同洪九拿来的不是圣旨,而是帝国皇帝在教室里给他写了一张小纸条一般。
    “今天下午,我们会攻破景栋城,就请洪公公留下来观战吧,看一看,回去给陛下说一说,有好处。”林海说完,起身径直走出了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