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我要你的……琴
作者:东北溜达鸡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最新章节     
    《四十二章经》不是金老爷子虚构的,历史上真的存在,还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录《出三藏记集》记载:“《四十二章经》一卷,《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所撰录阙此经。”
    这个孝明皇帝,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
    刘庄的父亲是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母亲是管仲后裔,有名的光烈皇后阴丽华。
    刘庄本人非常厉害,对内严禁外戚干政,大权总揽;对外击败北匈奴,收复西域,吞并哀牢国,使康藏高原百余国归附。
    文化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是第一个“初服旒冕”的皇帝,确立了汉服的完整体系。
    又派人出使天竺求取佛法,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官办佛寺白马寺,继而举行“燃灯表佛”活动,这就是元宵节的起源。
    还接收了不少外国的留学生……
    《四十二章经》就是那个时候带回来的。
    字数也不太多,大概两千多字,真的分成了四十二章,字数多的一章百来字,短的就二十多字,要是乾隆就临摹了一章二十多字的,那何仁就要哭了。
    杜潇文似乎看穿了何仁的心思,“你想什么呢?一共一千多字,不算完整,但是也不差了。”
    “不完整啊……”
    何仁拉了一句长音,杜潇文一瞪眼,“完整的我还给你?怎么?你还想要那只八月花神杯?”
    “不敢,不敢。”
    何仁立刻认怂,说老实话,已经不算亏了。
    只看价钱的话,郑板桥的《竹石兰蕙》再加上三只花神杯,三千万没问题,更别提那只八月花神杯了。
    何仁在市场上找了好长时间,别说八月的花神杯了,正经的康熙五彩花神杯他都没找到,只能通过机缘巧合收集。
    现在杜潇文一下给他要来了三只,何仁也只差八月和十一月两只就能凑齐一套了。
    至于将八月的花神杯从杜潇文手里要过来……何仁想都没想过,人家杜潇文为什么把乾隆临赵孟頫的《四十二章经》拿出来?不就是要堵何仁的嘴吗?
    只是何仁还没看到实物,不过乾隆的真迹,一千多个字,四五百万还是值的,何仁当下就同意交换。
    杜潇文和俞敏都很高兴,这是真正的双赢,俞敏本想拉着何仁现在就回家拿东西,可是何仁哪能走,那只官窑的琮式瓶还没到手呢。
    听何仁一说,俞敏其实又动了心思,收藏家嘛,肯定是什么好东西都想入手了。
    可是他不太好意思,何仁刚刚同意和他交换赵孟頫的手札,他这就去抢人家东西,不太讲究。
    不过看看还是可以的,万一何仁嫌贵,他就可以出手了嘛。
    俞敏注定要失望了,杨炳坤也不缺钱,他才不想要钱呢。
    何仁眉头皱起,“以物易物?杨老,你想要什么……”
    何仁见杨炳坤笑眯眯地看向自己,顿时有点慌了,杨炳坤该不会是馋自己的身子吧?
    虽然何仁很想要那个官窑的琮式瓶,但是清白更重要……
    杨炳坤轻咳一声,“小何啊,其实我要的东西很简单,你也肯定拿得出来。”
    何仁后退了半步,“杨老,你想干什么?”
    杨炳坤没看出何仁的异样,脸上的笑容更盛,这在何仁看起来都有点猥琐了……
    “我想要你的……飞瀑琴。”
    “不……啊?”何仁刚想拒绝杨炳坤的非分之想,突然听到了飞瀑琴三个字,然后就愣住了。
    张诺也觉得奇怪,“杨老,你不是有一把了吗?怎么还要?”
    杨炳坤笑道,“我不想让别人也有啊。”
    张诺一脸懵,但是何仁已经明白了杨炳坤的意思。
    何仁之前和徐青杰说的什么琴分公母,其实是瞎扯淡,但是对于收藏家来说,如果有两件一模一样的古董,肯定是都放在自己手里价值更高。
    这样不管哪一件,都是绝版……
    当然,毁掉一个变成孤品坐等升值是不可能的,那都是扯淡。
    杨炳坤之前买那把飞瀑琴,就是当成孤品买的……
    用飞瀑琴换官窑琮式瓶,何仁会吃点小亏,毕竟这个瓶子虽然少见,但最多也就三千五百万,不如飞瀑琴值钱。
    可谁叫官窑的瓷器不好找呢?这个亏,他不吃也得吃。
    “杨老,那就这么定了,飞瀑琴归你,这个官窑的琮式瓶我就拿走了。”
    “等一等!”
    就在何仁准备伸手拿瓶子的时候,杨炳坤突然又叫住了他,何仁不解,难道他要反悔?
    杨炳坤肯定不会反悔,“小何,我占你便宜了,还是给你补点钱吧?”
    何仁连连摆手,他还以为什么事呢,既然是自己有求于人,就不能在乎这点差价。
    就像杜潇文和俞敏似的,他们各取所需,就得多付出点代价,让何仁满意,这是规矩。
    拿了官窑琮式瓶以后,何仁非常开心,宋代五大名窑他现在全有了,剩下的就是更新换代,换成价值更高的高品质瓷器。
    只不过这就要靠机遇了,只有钱是远远不够的。
    见何仁交易成功,俞敏忍不住了,拉着何仁、张诺和杜潇文开车直奔他家。
    到了俞敏的别墅门口,何仁才发现,原来他和杜潇文还是邻居,住得非常近,而且房子也大得离谱……
    杜潇文让何仁先跟俞敏去看郑板桥的画,他则是准备回趟家,先把乾隆临摹的《四十二章经》给拿过来。
    老爷子脾气急,主打一个公平,可不想占何仁的便宜。
    何仁无奈,只能跟着俞敏进了别墅,俞敏也是个急性子,在车上已经给管家打过电话了,何仁进客厅的时候,就发现长条案上放着好几个锦盒。
    四个小的,自然就是花神杯了,还有一个长条的锦盒,应该就是郑板桥的《竹石兰蕙图》了。
    俞敏主动打开了锦盒,“何小友,你先看看,有没有问题。”
    何仁一上手就愣住了,这幅画有点大啊……
    打开一看,确实很大,长近两米,宽也有一米左右,这是标准的宣纸六尺全开,面积大约是十六平尺。
    何仁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么大一幅画,都可以平换赵孟頫的手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