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竹石兰蕙图
作者:东北溜达鸡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最新章节     
    本来何仁还以为俞敏拿出来的是那种四尺对开,也就四平方尺的小品呢。
    了不起就是四尺整纸,八平尺也差不多了。
    没想到足足翻了一倍……
    十六平尺,又是郑板桥的《竹石兰蕙图》,别说平换了,搞不好还要更贵一点。
    至于真假……何仁有【书画百科全书】,都不用开鉴宝眼,就知道肯定是郑板桥的真迹。
    这幅画中,郑板桥画的是修竹,竹竿细密,却隐含一股苍劲之力,竹叶以硬毫挑、剃,摇曳而生姿,正是郑板桥最常用的笔法。
    上面还有郑板桥自己写的题识——“南山献寿高千尺,劲节清风觉更高。积行人家天所佑,兰荪蕙种自能饶。乾隆丙子,写祝刘母卞太君八十荣庆,暨青藜年学兄教可。板桥郑燮。”
    钤印也是老朋友了,一共有两方,分别是“乾隆东封书画史”和“丙辰进士”,尤其是后一个,郑板桥是乾隆元年,也就是丙辰年的进士,这款钤印,用了好多年。
    “何小友,如何?”
    何仁这才将画放在桌上,“确实是真迹,俞老破费了。”
    俞敏哈哈大笑,他为什么急着让何仁看这幅画?就是要让何仁知道,他占了自己的便宜。
    以后如果何仁还有好东西出手,他就可以凭借这个,跟何仁套套交情,抢个优先购买权什么的……
    此时,杜潇文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何仁见状,直接将赵孟頫的手札也放在桌子上,意思就是交易成功。
    杜潇文见状也哈哈大笑,将手里一个锦盒扔给何仁,然后就扑到了桌子前面,迫不及待地问道,“老俞,桂花杯呢?”
    何仁其实也挺好奇其他三只花神杯的,不过杜潇文这么着急,他只能让老爷子先看了。
    不过何仁也没闲着,他打开锦盒,发现里面放了十六张裱好的小品,每张都不足一平尺。
    仔细一看,发现都是蝇头小楷,第一张上书“四十二章经”,字写得还不错,有赵孟頫几分的神韵……
    提起乾隆,大家可能会想起两个标签,一个是“盖章狂魔”,另一个就是“写诗狂魔”,毕竟是一个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的皇帝……
    乾隆的诗写得确实不怎么样,连带着很多人觉得他的书法也不行。
    其实乾隆的书法,确实谈不上好,但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毕竟他不但喜欢盖章,还喜欢在好东西上面写两句题跋,字太难看也说不过去……
    乾隆的书法启蒙老师是康熙,康熙的书法则是受到了沈荃的影响,而沈荃学的是董其昌和米芾。
    究极套娃了属于是,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一点窥探乾隆书法不同时期的变化。
    早期,乾隆的书法雍容闲雅,运笔敦厚,有几分米芾和董其昌的风格。人到中年,乾隆开始学赵孟頫,书法开始变得外貌圆润且富有内涵,字体秀美且筋骨强劲……
    这幅字上有乾隆的题跋,“乾隆丁卯长至月,御临赵孟頫书于养心殿之三希堂。”
    乾隆丁卯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那年乾隆三十六岁,恰好是学赵孟頫的时候。
    何仁看到字的形体稍长,圆润飘逸,并有挺拔之感,虽然写的是楷书,但带有一丝行书之感,挺飘逸的。
    但是模仿的痕迹太明显,不够灵活,有时候下笔还比较顿,显然是刚开始学赵孟頫,不太熟练。
    不过也行了,毕竟大家买乾隆的书法,并不是觉得他字写得好,还是皇上身份加成比较大。
    而且量大管饱,一平尺一张,一共十六张,那不也是十六平尺?五百万还是没问题的……
    何仁刚看完乾隆的《四十二章经》,杜潇文那边也在不停地感慨,他显然是极高兴的,这么多年了,终于凑齐了十二只康熙五彩花神杯,钱倒是其次,主要是这个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
    见何仁看向自己,杜潇文也很大方,招了招手,把杯放在桌子上,示意何仁自便。
    器型什么的其实没什么可看的,十二只杯都差不多,区别就是上面的花、诗和花神。
    八月是桂花,诗文“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出自唐代诗人李娇的《桂》,对应的花神是李世民的爱妃徐惠,徐贤妃。
    就是《武媚娘传奇》里面,张钧宁演过的那个角色。
    徐惠算是天才少女,五个月就会说话,四岁熟读《论语》和《毛诗》,八岁就能写诗写文章。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听说了徐惠的事迹和作品,就把她招进宫里,平时经常一起吟诗作对。
    徐惠写出了“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于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这样的名句,唐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
    后人因她才情出众,而且写过咏桂花的诗篇,就封她为桂花花神。
    将桂花杯还给杜潇文,何仁又打开了其他三个锦盒,这都是他的战利品,可得好好看看。
    四月是牡丹,诗文“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出自唐代诗人韩琮的《牡丹》,对应的花神是丽娟,汉武帝的宠妃。
    丽娟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单纯长得漂亮,皮肤白皙柔润,呼气犹如兰花吐芳。
    汉武帝非常宠爱丽娟,唯恐普通衣服伤其肌肤,常常将丽娟安置在琉璃帐内。丽娟也有小聪明,用琥珀做成环佩,悄悄放在衣裙里面,环佩发出声响时,她就说是自己骨节发出来的声音,周围的人都很惊诧,以为她是仙子。
    挺奇葩的……
    汉武帝毕竟雄才大略,宠幸了丽娟一段时间之后,就置之不理,久居深宫,丽娟的下场谈不上多好。
    何仁第二个拿起来的是七月葵花杯,诗文“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出自唐代诗人李娇的《兰》,对应的花神是李夫人,也是汉武帝的宠妃。
    汉武帝后期,宫里有个乐师叫李延年,有一天给汉武帝唱歌,唱到了“北方有佳人”,汉武帝听得高兴,但也不禁感叹,“这个世界上哪有你唱的这种佳人?”
    给汉武帝推荐卫子夫的平阳公主闻弦知雅意,立刻说道,“李延年有个妹妹就是这样的佳人。”
    汉武帝听完大喜,便将李延年的妹妹招进宫来,一看果然倾国倾城,便收为妃子,取名李夫人。
    李夫人和丽娟还有点关系,李夫人红颜薄命,给汉武帝生了个儿子,然后就病死了。卫子夫见汉武帝过于悲痛,就给他挑选了丽娟……
    最后一个花神杯是九月菊花,配诗“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菊》,对应花神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子,左棻。
    左棻也是以才入宫,但并不受宠,传说中左棻长相并不漂亮,还体弱多病,司马炎娶她,完全是为了才女的名声,晚景更加凄凉……
    何仁在那一边看,一边小声给张诺解释各个花神的来历和故事,给俞敏都听傻了。
    他知道何仁眼力超群,没想到知识储备也如此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