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帝的白月光
虽然人多了,出个不肖子孙在所难免,但出了那些个不听话的玩意,也要提前管束,莫让一两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霍光豁然开朗,即便是举案齐眉,相亲相爱的妻子,也要适当的敲打。
霍光很佩服长兄能事事看得如此通透,因此虽然嫂嫂阳石公主偶尔跋扈,偶尔犯蠢,但对长兄,那是服服帖帖的,从来不敢造次。
虽然皇帝更加跋扈,有时候犯更加蠢的错误,他还掌握着全天下的生杀大权,众大臣见了皇帝都吓得两股战战,话不成句,但对长兄,皇帝历来信任有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即便偶尔生气,也能很快自己哄好了自己。
长兄这拿捏人心的本事,自己要多学学。
不过,毕竟是亲戚,霍去病没让孔家太过尴尬,他写了霍氏酒的方子交给霍光,让他去曲阜的时候,顺便交给孔府家主,同意他们用此方酿酒。
这酒吧,和纸不一样,纸的材质要求不高,因此各地因地制宜,用当地最廉价最易得的草木造纸,只要严格按照工艺来做,造出来的纸,就大差不差,使用体验虽有稍微差异,但也不大,对于不太讲究的人来说,区分不出来。
即便有人讲究一些,那也是少数,他人呆钱多,讲究就要付出更多的钱,成为不了主流。
这入口的酒不一样,众口难调,这饮酒也是千人千味,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
因此不同地方的粮食和水,还有窖藏酒的地方不一样,酿出的酒的风味,大不一样。
喝在那些酒鬼嘴里,就更是差之毫厘,千差万别了。
曲阜地方不错,圣人故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想来产的粮食和水,和别处不同。
因此孔府酒酿出来,方法虽然一样,但味道和霍氏酒,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也算是回应了孔氏家主的来信抱怨,补偿了霍去病原先答应造纸术只让孔家独有的亏欠,皆大欢喜。
霍光虽然对孔家略有微词,但长兄说得对,都是亲戚,亲戚之间没法论对错,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能是和稀泥,反正也不会便宜了外人去。
孔家高兴了,孔令芙就高兴了,霍光家主妇高兴了,霍光这个郎君自然在家也自在些,阿翁阿母都和颜悦色,孩子也更高兴,有利于家庭和美,这笔账,霍光算得过来,没必要因为一些小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霍光越来越崇拜长兄了,怎么做什么都看似无意,实则背后有大智慧呢。
霍光第一佩服的是长兄,第二才是皇帝。
他跟着他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日子风平浪静,如流水一样过。
大家都在等一件事,那就是皇帝驾崩,刘弗陵继位。
皇帝六十有七,风烛残年,最近经常犯糊涂,说做梦有人刺杀他。
把闲居在家很久的霍去病叫到宫里守着他,守了三天三夜,才稍稍好一点。
本来霍去病想去长安城郊找一个地方建一座庄园,找皇帝讨要,皇帝一听来劲儿了,也要跟着一起去找地方,说在霍去病庄园旁边建一座行宫,时不时的去住。
甘泉宫离长安太远,他好久不去了。
自从泰山回来,皇帝就没出过长安城,他把出行机会一次性用完了。
听闻霍去病要跑去山里住,沉疴已久的皇帝来了精神,却被霍去病叫停了。
据传言,皇帝跟霍去病发了大火,说霍将军不带他玩,嫌弃他老迈,嫌弃他糊涂,嫌弃他……
反正骂的很难听,说出来的话却像个幽怨的弃妇。
皇帝真的老了,比他小十来岁的卫子夫于去年薨了,皇帝很悲痛,抚棺大恸,在场之人皆跟着流泪。
那是陪伴他几十年,为了生儿育女,掌管后宫的女人,是一代贤后,她值得他的这一哭。
皇帝虽然好长时间没有和皇后在一起了,但人死了,不耽误他的深情表达。
他给自己常住的宫殿改名为“思子宫”,他专门建了一座归来望思台,作了一首赋《思离太子歌》。
赋中写道:
“嘉幽兰兮延秀,
蕈妖淫兮中溏。
华斐斐兮丽景,
风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无慧,
至人逝兮仙乡。
天路远兮无期,
不觉涕下兮沾裳。”
卫皇后死了,皇帝想起来他们的嫡长子,爱屋及乌,思念孩子就是怜惜他的阿母。
这首诗辞藻华丽,感情充沛,是写父子感情的当世佳作。
皇帝越来越念旧了,他甚至不惜重金,特地招来齐人方士,让他们把李夫人的魂魄招来与他相见。
可见是对李夫人没有见他最后一面,还在耿耿于怀,因此对李夫人不能忘怀。
看到李夫人的美丽身影倒映在帘幕上,皇帝道:“因何姗姗来迟?”
这是成语姗姗来迟的由来。
李夫人真的是活成了皇帝心中的白月光。
刘彻和李夫人是少有的帝妃感情一直深厚的一对吧。
李夫人不止美丽,善歌舞,还聪慧异常。
只可惜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爱意最深的时候,失去了她,就会一辈子念念不忘,得不到的最好,这得到了,在最稀罕的时候,失去了,会更加痛吧。
这人也是,功成名就的时候,就该隐退或者死去。
霍去病想要事了拂衣去,皇帝不肯,甚至不让他离开长安半步。
皇帝这么大岁数了,人愈发糊涂,迷信方士,迷恋成仙,天天吃丹药。
谁劝都不听,包括赵夫人,霍去病,霍光,金汨滴等身边最信任的人。
谁说就骂谁,是你们就是想让朕早死,好夺权。
其实,他说的倒也是实话。
全国人都在盼着他死去,是时候了,这人啊,到了一定岁数,该死还是要死的,不然老糊涂了,做出一些蠢事,晚节不保,平生积累毁于一旦。
说得多了,皇帝疑心病犯了,不止觉得有人要刺杀他,还渐渐的不信任身边人了。
他身边的大监换了一拨又一拨,侍卫换了一批又一批,他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幸好他还知道霍去病最值得信任,时不时的召他进宫伴驾,让宫里的其他人稍稍松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