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形势突变
作者:赵不言   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司马懿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赵骥现在总算也体会了一回诸葛亮在原时空中的心情,明明你的军队战力比他强,但他就是能恶心死你。
    司马懿就像一张狗皮膏药似的黏着赵骥,但偏偏又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不给汉军转身突袭的机会,随着距离博陵越来越近,汉军的真实作战意图随时都可能被识破。
    魏舒当机立断劝谏道:“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我军必须在安平附近组织决战”。
    安平县是博陵郡最南端的一个县城,再往北走就是博陵县了,魏舒的判断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抓住司马懿的主力,而不是跟他玩你进我退的追逐游戏。
    卫瓘思考一阵有了主意:“跟人的时候最怕什么,那就是把人给跟丢了,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跟踪的目标突然丢失了,他下意识的反应会是什么,那就是赶紧加快脚步追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卫瓘和魏舒这对搭档一个多谋、一个善断,三言两语间便把整场战役的大致轮廓给勾画了出来。
    第二天,魏军依旧不徐不疾地按着正常的速度在行军,司马懿不着急决战,他有的是耐心,反正离己方选定的战场博陵不远了,赵骥的机动空间越来越小,胜利已经近在眼前只差最后一步了。
    “报!”一匹探马疾驰而至,“汉军突然加速,直奔博陵急行军而去了!”
    又是老套路,又想打时间差,赵骥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赶在司马懿进入战场前抢先击垮陈泰和文钦的联军。
    博陵城下的魏军兵力远远低于赵骥部主力,更别提博陵城内还有姜维部一万人,如果司马懿脚步慢一点的话,汉军的确是有很大机会把两股魏军各个歼灭的。
    魏舒帮赵骥选中的这个地点很毒,司马懿现在左右为难,也体会了一把被敌人恶心的滋味,他如果不加速跟上去,那很可能会陷陈泰部于万劫不复,但如果加速跟上去,被半道伏击、突袭的风险又会剧增。
    两害相较取其轻,司马懿此刻绝不可能坐视陈泰不管,他稍微犹豫片刻就下达了加速行军的命令,同时加派了大量游骑密切关注赵骥的一举一动。
    就在赵骥和司马懿玩起竞速追逐赛的时候,陈泰正亲自监督士卒修筑营防工事,按照计划,他的任务是阻截赵骥部主力于博陵城下,并且需要在赵骥和姜维的合击下坚守住一段时间,直到司马懿从南边进入到汉军后方。
    为此,陈泰一面把全部的侦查力量都投入到了南边紧盯赵骥的位置,每日通报汉军主力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一面大修工事。
    就在工事修得热火朝天之际,陈泰突然接到了一个噩耗,震得他好半天说不出话来——辽东公孙渊偷袭幽州,全州大部陷落,只剩代郡和涿郡还在苦苦坚守。
    陈泰呆了半晌,有点回不过神来,这怎么自己前脚刚走,后脚就被人偷家了!公孙渊这小子是什么时候和赵骥搅在一起的?
    幽州被袭,这就意味着陈泰和文钦两部魏军被断了补给,短时间内无法再获得新的粮草。
    陈泰马上召来仓曹掾询问:“军中还剩几日粮草?”
    “不足五日”。
    陈泰闻言陷入沉思,公孙渊这一叛使得己方形势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变得极度恶化,自己眼前现在只剩下两条路。
    一条是按原计划争取能在粮草耗尽前击败赵骥,但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这一边了,赵骥甚至不用主动攻击自己,他只需要守上一段时间,拖也能拖垮自己。
    另一条是立即放弃原定作战计划,和司马懿各自分头撤兵,把幽州和冀州大部拱手让人。
    五日内歼灭赵骥部主力怎么看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撤退似乎是摆在面前唯一剩下的答案。
    幽州肯定是不能回去了,他手头这点人回去了也不一定打得过公孙渊,搞不好还会被赵骥和公孙渊前后夹击,不如退到河间郡治乐成县,和易县的毋丘俭形成掎角之势,分头阻住公孙渊南下和赵骥东进的通道。
    陈泰立即派出信使向司马懿通报幽州的突发情况,然后带兵弃围往东撤退。
    姜维看着城外撤退的魏军,转头对甯随吩咐道:“马上集结全军出城结阵”。
    “归师勿遏,末将觉得还是不要去追比较好”。
    “我不是要去追陈泰”,姜维冷冷说,“我是要去突袭司马懿”。
    甯随一怔,随即就反应过来,佩服道:“伯约好计谋!好勇气!”
    博陵汉军立即开出城外,向南列阵奔袭。
    司马懿被累得够呛,前头的汉军主力不要命似的没日没夜一路狂奔,摆明了想靠更快的行军速度拉开与司马懿的距离,为自己争取更多歼灭陈泰的时间窗口。
    尽管累得气都快喘不上来了,但司马懿仍然没有放松警惕,他召来探马问道:“赵骥部可有异动?”
    “没有,蜀人仍在急行军中,没有返头的迹象”。
    “继续给我盯牢了,只要蜀军停下就即刻来报!”
    “喏”。
    司马懿匀了匀气息,揉揉长时间骑行被磨得已经破皮的双腿内侧:“给我继续追,与汉军的距离不能被拉开到五十里路程以外”。
    一番追逐下来,眼看着离博陵越来越近,已经只剩下不到两天的路程,司马懿一直悬吊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下了些:“全军加速行军,今晚就不赶路了,全军好好休息一个整夜,明日天亮后恢复正常速度向博陵推进”。
    被夹在自己和陈泰之间的赵骥已经丧失了全部的机动空间,与其着急尽快进入战场,还不如用一天时间来恢复士卒体力,他陈泰总不至于连一天时间都坚持不下来吧。
    终于赶完今天的路程了,汗流浃背的魏军纷纷停下脚步坐倒在地,司马懿虽然治军严厉,但此刻也不愿拿军纪去苛责士卒。
    反正自己与赵骥保持着一天的行军距离,如果汉军调头来攻,沿途的探马是能为自己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