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屈指西风几时来(三)
作者:凤岛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孟昶的蜀王府为武成元年(908)前蜀国主王建创建,东北西沿玉河为界,南面至城运门(皇城正门)。500亩摩诃池位于西北角的琉璃阁前。隋炀帝开皇二年(585),益州刺史杨秀镇蜀,展筑成都子成,取土之坑因以为池。摩诃池地名源于一西域僧人。根据唐人卢求《成都记》:“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因名摩诃池。”唐贞元初,太常博士畅当,薄醉中泛舟摩诃池,景色迷人眼眸,醺醺然,不觉风送船动,瞿然之间,畅当听不到浆声、小曲声和人类的窃窃嘈杂声,却听懂了风在说什么:“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浅觞宁及醉,漫舸不知移。荫林箪光冷,照流簪影欹。胡为独羁者,雪泪照涟漪。”一首《偶宴西蜀摩诃池》映照出了孟昶此时被架在闷火上烘烤的窒息。
    西北角的琉璃阁,是盛夏孟昶和花蕊夫人避暑之地。清末张大椿在《唐五代词》中,解读孟昶留下的那首词时,这样描述到:“三间大殿用楠木为柱,沉香作栋,珊瑚嵌窗,碧玉为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尽用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内外通明,毫无隔阂,夜明珠照得光明透彻。”他还说:“孟昶回头看夫人,见穿着一件淡青色蝉翼纱衫,里面隐约地围着盘金绣花抹胸,乳峰微微突起,映在纱衫里面,愈觉得冰肌玉骨,粉面樱唇,格外娇艳动人。…..”云云,是蒙人的掩饰和臆撰,不足为据。
    像是从悲观中衍生出一部喜剧,孟昶写完这首词,放生自己在水天一际。江山不因为你灵魂的善而结束你今世的苦。他在琉璃阁里,无数次侧身、俯首,偶尔也举手,偶尔也喘息一会儿,像一颗心神不宁的芦苇。花蕊夫人也睡不稳了,索性做将起来。“三郎。”夫人轻声唤道,声如蜜蜂鼓翅,气息在舌尖上打旋,“你我都是要回家的人,天堂的路我陪你走。”“不是这样说”孟昶回道:“夫人,蜀国这万千百姓,一个朝代的儿女情长,如何让我翻得过去呀!”“三郎”夫人问道:“你还记得那栀子花么?”“栀子花?”孟昶又一次把头转向那池边。是了,那红栀子花是当年杜光庭所献,只有种子两粒,它开起花来,其色斑红,其瓣六出,清香袭人。由于难得,有人便依照那花样画在团扇之上,竟相习成风,也就假以“芙蓉”花了。广政十三年九月,孟昶命城上芙蓉尽覆以帷幕。是时蜀中久安,斗米三钱,国都子弟不识菽麦之苗,金币充实,弦管歌诵盈于闾巷,合筵社会昼夜相接。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孟昶对大臣们说:“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记不清多少次回到这样的场景,十年了,雨水仍在流淌,只是卷走了年华的胭脂。“夫人说得是……”孟昶还是略有游移。“三郎难道忘却九天丈人观了么?”夫人问,略显促狭,她是要摘下孟昶心头的那瓣花,不待孟昶反过味来遂又自说自话道:“其人性简而气清。量宽而识远,且历唐以及前朝,道术深不可测,以妾愚思之,国事非光庭不可。”对呀,孟昶听出了话里的缘故,心中的火种尚未熄灭干净。“去丈人观,难不成夫人你不忌讳么?”“你我都站在来时的悬崖边上,山河如此广阔,转身之后,明白之前,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夫人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