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民以食为天
作者:巴山听雨客   崇祯:朕本天骄,中兴大明过分吗最新章节     
    朱由检走出乾清宫,登上龙辇,向宋应星招招手,\"宋先生,请你上来与朕同坐。\"
    宋应星连连摆手,\"不不不,微臣岂能与皇上同坐?那还成个什么体统?\"
    \"不必拘礼。宋先生上来坐,朕好与先生说几句话。\"
    宋应星无论如何也不肯。
    \"停!\"朱由检从龙辇上下来,与宋应星同行。
    宋应星问道:\"皇上刚才说有差事要交给微臣办,请问是什么?\"
    朱由检道:\"陕西连年大旱,大片土地颗粒无收,宋先生有何良策?\"
    宋应星道:\"陕西最大困境是缺水,应推广耐旱高产作物。\"
    朱由检:\"种蕃薯怎么样?\"
    宋应星:\"这是一个好办法。早在万历二十一年,福建人陈振龙就从吕宋引进番薯。但一直没有推广开。\"
    朱由检:\"这是为何?\"
    宋应星:\"米、麦易贮存,易运输,红薯在这方面则差多了。朝廷收税只收米和麦,农户自然不愿种红薯了。
    再者,红薯吃多了会胀气,烧心,不能当主食。\"
    朱由检问道:\"那么种植土豆呢?\"
    宋应星:\"土豆水份足,易发芽,比番薯更难贮存。这两种作物最大的好处是耐旱,易栽种,产量奇高,也不挑地肥地瘦,田间地头,犄角旮旯都可以种,应付灾荒再好不过了。\"
    明代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员,大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喜欢唱高调,说空话,一说到实际事务就一窍不通。
    宋应星则完全相反,他的知识都是极实用的。
    朱由检道:\"宋先生,朕欲以卿为工部右侍郎,专管农业,卿意下如何?\"
    宋应星道:\"不好。微臣只是个小小举人,有什么面目做从二品大员。再者,微臣实在不会做官,也做不了官。\"
    朱由检投去赞许的眼光。
    \"那你就做个五品工部主事,专管推广蕃薯和土豆。\"
    坐上龙椅,朱由检开门见山说道:
    \"陕西大饥,朕决定在全国推广番薯、土豆,任命宋应星为工部劝农司主事,专管此事。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内阁六部都要全力配合。
    宋应星,你介绍一下番薯和土豆的好处。\"
    宋应星侃侃而谈说了一个来时辰,有兴趣听的大臣寥寥无几。
    朱由检十分不悦,说道:\"刚才宋应星所讲,你们谁用心听了,复述一遍,朕重重有赏。\"
    众臣都左右闪避。
    朱由检失望极了,\"都不说是吧,朕就点名了。钱谦益,你一向博闻强记,你说说看,宋应星刚才都讲了一些啥?\"
    钱谦益一句也没听,正心虚得不行,偏偏皇上第一个点他的名。
    \"皇上恕罪,臣愚钝……\"
    朱由检大怒,\"你不是愚钝,是毫无心肝!饿上三天饭,你就知道陕西饥民处在何等水深火热中。朝廷要的是经世致用的人才。要你这种只知吟风弄月喝酒狎妓的绣花枕头有何用?滚回乡里种地去!见识见识老农的艰辛!诸公,休学此人!\"
    钱谦盖大呼倒霉,灰溜溜卷铺盖走人。
    朱由检余怒未消,\"后年春的会试,不考四书五经了。\"
    礼部尚书钱龙锡大惊失色:\"请问皇上,不考《四书五经》,考什么?\"
    朱由检:\"考《四书五经》考出来的都是钱谦益这种呆子。平时袖手谈心性,有事就嫌水太凉。从这一届开始,考科学!\"
    钱龙锡问:\"皇上,何为科学?\"
    朱由检:\"科学是啥你都不知道?看来你这个礼部尚书也是个打酱油的!比钱谦益强不到哪儿去。\"
    \"《梦溪笔谈》、《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九章算术》、《甘石星经》、《几何原本》、《皇帝内经》《墨经》、《禽经》,这些你都听说过吗?\"
    钱龙锡:\"臣听说过一些。\"
    朱由检己经气得没脾气了,\"看来科举考试真的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徐光启,由你和宋应星牵头,网罗各方面的人才,编写一部涵盖算学、农学、兵器学、丹学、药学、水利工程的教材,以供各级学生使用。\"
    徐光启说道:\"皇上,臣以为《四书五经》关乎纲常大义,也不可弃之不考。\"
    朝中大臣纷纷附议。
    朱由检对儒家那一套空洞的说教十分反感,但众怒实在难犯,只能妥协。
    \"既然如此,那就暂且保留《四书五经》。\"
    \"朕意己决,此事不容再议!\"
    \"今天讨论陕西救灾的问题,卿等畅所欲言。孙首辅,你先说。\"
    柳河之败后,孙承宗被免去蓟辽督师之职,在河北老家赋闲,接到朝廷命令后火速赶到了京师。
    孙承宗答道:\"陕西有大灾是实情,有巨寇也是实情。对灾民应实心赈济,对高迎祥、张献忠等应坚决围剿。\"
    户部尚书毕自严道:\"不论是赈还是剿,都绕不过钱粮这一关。天下最穷苦者莫过于陕西。陕西一省供养着四座军镇四家藩王,再加上辽饷的摊派,民不堪其苦。如今又碰到百年难遇的奇旱,自然乱成一锅粥。\"
    内阁辅臣杨嗣昌说道:\"毕堂部说得对。陕西最大的问题是僧多粥少,人多地少。
    臣有两个法子,一个是迁藩,一个是移民。陕西的人口减少了,灾情自然减轻了。
    然后朝廷调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赈济灾民,使灾民回归土地。灾民一旦安定,流寇就成了无源之水,慢慢就偃旗息鼓了。\"
    杨嗣昌是明末难得的战略家,崇祯对他极为倚重,简直是言听计从。
    杨嗣昌眼光独到,对明末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提出的内政外交策略是很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每次都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迁藩,移民,举全国之力解决陕西问题,以赈为剿,确实是釜底抽薪的办法,比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会抚,一会剿,反复横跳的添油战术高明多了。
    朱由检说道:\"革去三边总督武之望与陕西巡抚胡廷宴之职,任命杨嗣昌为三边总督兼陕西巡抚,总理陕西军政民生一切事宜,有临机处置之权。\"